[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20966.5 | 申请日: | 202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15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兴;李若楠;王水良;王彦青;请求不公布姓名;孙化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远景睿泰动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3 | 分类号: | H01M4/133;H01M4/134;H01M4/1393;H01M4/1395;H01M4/36;H01M4/38;H01M4/583;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之律师事务所 31378 | 代理人: | 林安安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负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片,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所述锂离子电池负极片包括:
二元复合材料 98-102份
导电剂 0.5-1.5份
粘结剂 1-3份
补锂材料 0.1-2份;
所述二元复合材料为片状有孔硬碳和纳米硅基材料的复合材料;所述片状有孔硬碳具有大的层间距和可调控的孔道,所述孔道具有通孔的结构,所述纳米硅基材料填充在通孔内;所述片状有孔硬碳的长径比为1:(50-80);所述片状有孔硬碳的平均孔径为400-800nm;所述片状有孔硬碳的中值粒径为15-25μm;所述纳米硅基材料的中值粒径为70-90nm;
所述二元复合材料是由片状有孔硬碳和纳米硅基材料混合制备得到;
所述片状有孔硬碳通过以下方法获得:对硬碳原料加热碳化,得到碳化物;均匀混合所得碳化物与剥离剂,进行90-120℃温度下剥离4-6h,得到剥离物;升温至终点温度为600-800℃、流量为200-400mL/min的通气,对所得剥离物进行造孔,得到所述片状有孔硬碳;所述硬碳原料包括酚醛树脂、环氧树脂、聚苯乙烯或聚氯乙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元复合材料中所述片状有孔硬碳的质量百分数为10-90wt%,余量为所述纳米硅基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元复合材料中所述片状有孔硬碳的质量百分数为40-80w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有孔硬碳的孔隙率为30%-70%,比表面积为100-500m2/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剂包括导电炭黑、石墨粉或活性炭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包括羧甲基纤维素钠、丁苯橡胶、聚四氟乙烯或聚偏氟乙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锂材料包括锂粉和/或锂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碳原料的中值粒径为100-200μ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碳化的温度为800-150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离剂包括饱和氢氧化钾溶液和/或浓硫酸。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离剂与硬碳原料的液固比为(1-2):1,所述液固比的单位为mL/g。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的气体包括氧气、二氧化碳或水蒸汽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1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均匀混合配方量的二元复合材料、导电剂与补锂材料以及配方量40-60wt%的粘结剂,得到混合浆料;
均匀混合所得混合浆料、溶剂以及余量粘结剂,得到负极浆料,其中所述溶剂包括水,质量为混合浆料的40-60wt%;以及
在负极集流体上均匀涂覆所得负极浆料,碾压,得到所述锂离子电池负极片,其中所述涂覆后的面密度为5-10mg/cm2,所述碾压的压实密度为0.8-1.0g/cm3。
1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片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负极片用于锂离子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远景睿泰动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远景睿泰动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096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