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承式钢筋桁架模板体系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20948.7 | 申请日: | 202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3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卢利;马永鸿;丁贝;潘广文;程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永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48 | 分类号: | E04B5/48;E04G11/36;E04G21/00 |
代理公司: | 广东捷成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70 | 代理人: | 宋安东 |
地址: | 525000 广东省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筋 桁架 模板 体系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承式钢筋桁架模板体系施工方法,包括:拼装钢筋桁架楼承板,钢筋桁架楼承板包括模板面板及可拆卸设置于模板面板上的钢筋桁架;吊装钢筋桁架楼承板至安装处;在安装处放模板面板基准线,于基准线处铺设首块钢筋桁架楼承板,并顺次铺设其他钢筋桁架楼承板;钢筋桁架楼承板铺设完毕后,使用连接件将各个钢筋桁架楼承板捆扎绑扎牢固;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拆除钢筋桁架楼承板的模板面板。本发明的自承式钢筋桁架模板体系施工方法具有绿色环保、可拆卸、施工周期短、节约材料、周转能耗小、节省人工和成本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承式钢筋桁架模板体系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浇楼板的模板工程是一大难题。采用最多的仍是散支散拆的支模体系,需采用大量钢管支撑、木枋、面板等,这类型支模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工,施工周期长,材料浪费严重,支撑周转能耗大,导致模板工程的施工费用占混凝土施工总造价的30%,成本非常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环保、可拆卸、施工周期短、节约材料、周转能耗小、节省人工和成本的自承式钢筋桁架模板体系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自承式钢筋桁架模板体系施工方法,包括:
拼装钢筋桁架楼承板,钢筋桁架楼承板包括模板面板及可拆卸设置于模板面板上的钢筋桁架;
吊装钢筋桁架楼承板至安装处;
在安装处放模板面板基准线,于基准线处铺设首块钢筋桁架楼承板,并顺次铺设其他钢筋桁架楼承板;
钢筋桁架楼承板铺设完毕后,使用连接件将各个钢筋桁架楼承板捆扎绑扎牢固;
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拆除钢筋桁架楼承板的模板面板。
本发明的自承式钢筋桁架模板体系施工方法通过拼装、吊装、铺设钢筋桁架楼承板,使用连接件将各个钢筋桁架楼承板捆扎绑扎牢固,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拆除钢筋桁架楼承板的模板面板,整个施工过程无需大量的支撑体系,且模板拆卸方便,便于周转,人工方面无需外加支撑体系,构件工厂流水化生产,直接吊装至现场铺装即可,大大减少劳动力(主要是木工)投入,在当今建筑市场工人费较高的背景下经济效益可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支模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工,施工周期长,材料浪费严重,支撑周转能耗大,成本高等问题。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拼装钢筋桁架楼承板,包括:拼装完成的钢筋桁架楼承板按正反相扣堆放并打捆,每捆堆放高度≤1.2m,且每捆≤7组钢筋桁架楼承板;同时,堆放≤3层。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吊装钢筋桁架楼承板至安装处,包括:起吊时,采用带有U形卡口的吊运木制撑条吊装钢筋桁架楼承板,且吊装带设置在钢筋桁架楼承板中部。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顺次铺设其他钢筋桁架楼承板,包括:
采用侧向搭接方式顺次铺设其他钢筋桁架楼承板;
处理边角位置;
各钢筋桁架楼承板装配完毕后,将钢筋桁架楼承板端部的竖向钢筋与钢筋点焊牢固;沿钢筋桁架楼承板宽度方向,将钢筋桁架楼承板模板面板下弦钢筋通过外加钢筋与钢梁点焊。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顺次铺设其他钢筋桁架楼承板,还包括:
在各钢筋桁架楼承板的搭接处用拉铆钉固定;
对各钢筋桁架楼承板进行堵缝,避免其模板面板与钢筋桁架四周漏浆。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顺次铺设其他钢筋桁架楼承板,还包括:严格按照节点图样处理节点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永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永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09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