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萘并r-吡喃酮类化合物及其在抗植物炭疽菌中的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120361.6 | 申请日: | 2021-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71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 发明(设计)人: | 元超;郭玉华;官玲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7D311/92 | 分类号: | C07D311/92;A01N43/16;A01P3/00;C12P17/06;C12R1/645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侯华民 |
| 地址: | 570100 海南***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酮类 化合物 及其 植物 炭疽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萘并r‑吡喃酮类化合物及其在抗植物炭疽菌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式(1)~式(4)所示的结构类型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具有抑制植物炭疽菌活性,可作为防治植物炭疽病害的有效成分;实施实例证明,本发明提供的化合物对多种植物炭疽菌具有很强抑制作用,本发明双萘并r‑吡喃酮类化合物的有效量为4~32μg/mL,优选为4~16μg/mL。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双萘并r-吡喃酮类化合物及其在抗植物炭疽菌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炭疽病是园林植物和农作物上经常感染的一类植物病原菌害,经常危害植物叶片或嫩茎,炭疽病的主要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eoseporioide)。病原菌会通过伤口、皮孔等表皮组织侵染叶片,导致叶片会出现叶缘黑褐色小斑,变黑,干枯,叶片向内卷曲,以及顶芽发生回枯等症状,严重时会引发植株死亡,由于病原菌具有潜伏侵染特性,早期很不容易发现,因此,会错失早期防治机会,引起各类作物重大损失。目前炭疽病的控制主要采用化学方法,如专利CN105613022A《一种兜兰炭疽病的防治方法》,但长期大量化学农药的使用,会出现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从天然资源宝库中寻找抗菌先导化合物,用于植物炭疽菌防控,正成为生物菌剂创制的重要途径和研究热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类新型双萘并r-吡喃酮类化合物在炭疽菌防控中的应用,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抑制胶孢炭疽病原菌活性的作用,可用作微生物菌剂中的有效成分。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双萘并r-吡喃酮类化合物及其在抗植物炭疽菌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述一种双萘并r-吡喃酮类化合物包括化合物1、化合物2、化合物3或化合物4;所述化合物1、化合物2、化合物3和化合物4的结构式依次如式(1)~式(4)所示:
进一步的,所述双萘并r-吡喃酮类化合物易溶于丙酮、二氯甲烷、DMSO(二甲基亚砜),可溶于甲醇、乙腈,其紫外吸收波长优选为210~280nm。
进一步的,所述双萘并r-吡喃酮类化合物或其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杀菌剂中的应用。
进一步的,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为具有式(1)~式(4)所示结构的化合物的无机酸盐或有机酸盐。
进一步的,所述无机酸盐为盐酸盐、硫酸盐、磷酸盐、氢溴酸盐或氢碘酸盐。
进一步的,所述有机酸盐为酒石酸盐、柠檬酸盐、甲酸盐、乙酸盐、乙二酸盐、丁酸盐、草酸盐、马来酸盐、琥珀酸盐、己二酸盐、藻酸盐、柠檬酸盐、天冬氨酸盐、苯磺酸盐、樟脑酸盐、樟脑磺酸盐、二葡糖酸盐、环戊烷丙酸盐、十二烷基硫酸盐、乙磺酸盐、葡庚糖酸盐、甘油磷酸盐、半硫酸盐、庚酸盐、己酸盐、延胡索酸盐、2-羟基乙磺酸盐、乳酸盐、甲磺酸盐、烟酸盐、2-萘磺酸盐、扑酸盐、果胶酯酸盐、3-苯基丙酸盐、苦味酸盐、新戊酸盐、丙酸盐、琥珀酸盐、硫代氰酸盐、对-甲苯磺酸盐或十一烷酸盐。
进一步的,所述菌为炭疽菌。
进一步的,所述炭疽菌包括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eoseporioide)、香蕉炭疽菌(Colletotrichum musae)、马铃薯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occodes)、十大功劳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ioriniae)。
进一步的,所述杀菌剂的剂型为乳油剂、悬浮剂、粉剂、颗粒剂或水剂。
进一步的,所述杀菌剂包括双萘并r-吡喃酮类化合物或其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和辅料。
进一步的,所述杀菌剂中双萘并r-吡喃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为4~32μg/mL。
进一步的,所述辅料包括稀释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pH调节剂、助溶剂和抗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03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