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配多语言的自动代码生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20313.7 | 申请日: | 202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7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桂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杰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34 | 分类号: | G06F8/34;G06F3/0486 |
代理公司: | 合肥上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88 | 代理人: | 郭堃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配多 语言 自动 代码 生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配多语言的自动代码生成方法,涉及代码开发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预先为指定技术栈创建编程原型,实现快速生成具体业务场景项目源码,并基于项目源码创建当前开发语言需要的原型文件ModelFile,基于原型文件ModelFile完成最后开发语言的单个代码文件的组装元件并进行可视化组装,其中所述组装元件包括生成组件Com。本发明可通过预设置和可视拖拽完成的单文件和完整项目代码生成方式,将不同功能的编程语言的代码技术实现抽象为不同粒度的组件,组件以属性方式实现一个组件在不同需求场景下的灵活应用方式,提高代码开发效率和降低代码开发难度,以及有效缩短项目进度,节约项目成本和降低维护门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代码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适配多语言的自动代码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全球已深入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软件编程的需求量很大,而绝大部分软件开发仍然还是通过人力完成,而人力缺口大,能力参差不齐,导致软件编程的标准化程度较低,开发的软件质量与开发人员的能力关联性很大,因此对于大部分标准化程度较高的软件开发,迫切需要经过方法论证过的标准化的自动化生成方式,保持较高的标准化和自动化以解决现实开发过程中的人员配备不全,人员能力、知识边界有限,人员频繁流动等等导致的项目生产力低下,运维困难问题。
目前市面上的代码生成工具都是针对特定的场景、特定的架构,甚至特定的业务才能达到生成代码的效果。为了能更好的适应项目架构,代码生成器功能拓展也显得尤为重要,而对于代码生成器中的“代码段”是工程师预先写好的,这意味着工程师要预先判定用户会输入哪些“字符串”,由于海量的用户会有海量的差异化需求,因此,这些方法显然不符合需求的差异化趋势。
检索中国发明专利CN102707948 A公开了一种源代码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在数据库中存储字符串个例、与所述字符串个例对应的字符串通例以及与所述字符串通例对应的代码段通例,其中,所述字符串个例为字符串通例的子集;步骤S2,在所述数据库中检索与外围输入的字符串匹配的字符串个例,若检索得到该字符串个例,则执行步骤S3,否则返回执行所述步骤S1;步骤S3,在所述数据库中检索得到与所述步骤S2中获得的字符串个例对应的字符串通例,并比较该字符串个例和字符串通例,生成该字符串个例和字符串通例的第一映射关系。可以使自然语言字符串自动生成代码段,从而减少软件开发工作量,满足用户的多种使用需求。但其仍存在代码生成较为繁琐,而且不能适应不同需求场景的开发需求,且存在项目生产力低下,运维困难问题。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适配多语言的自动代码生成方法,通过预先基于业务场景获取生成代码需要的原数据信息,并作为代码自动化生成输出,运行独立服务Service,并基于业务场景创建当前开发语言需要的原型文件ModelFile完成最后开发语言的单个代码文件的组装元件并进行可视化组装,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适配多语言的自动代码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预先为指定技术栈创建编程原型,实现快速生成具体业务场景项目源码;
步骤S2,并基于项目源码创建当前开发语言需要的原型文件ModelFile;
步骤S3,基于原型文件ModelFile完成最后开发语言的单个代码文件的组装元件并进行可视化组装,其中所述组装元件包括生成组件Com。
其中,所述原型文件ModelFile,还包括以下步骤:
进行功能标签预设。
其中,所述生成组件Com,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基于业务场景生成原子组件,其中所述原子组件至少包括代码段和属性Pro;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杰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杰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03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