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磁性吸波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20263.2 | 申请日: | 202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1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郭仲前;李维佳;左超;张浩伦;谢海岩;张宏亮;陈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佳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5/04 | 分类号: | C08L75/04;C08K7/00;C08K3/08;C08K3/02;C08L33/00;C08L63/00;C08L67/06;C08J5/18 |
代理公司: | 成都巾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60 | 代理人: | 邢伟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磁性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磁性吸波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耐高温磁性吸波薄膜由树脂溶液、金属吸收剂和反应型助剂组成;制备方法包括制备树脂浆料、流延成膜和压延致密。本发明中的反应型助剂能引发树脂浆料发生树脂反应,水性浆料体系中的反应性助剂还对成膜浆料状态进行调节,本发明通过调整配方体系中各成份配比、膜片密度可得到不同频段内的耐高温磁性吸波薄膜,该薄膜在加热条件下的厚度变化在0‑4%间,从而保证了薄膜片密度不随温度变化,因此电磁性能更稳定;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制备方便、成本低、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磁性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磁性吸波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逐步向小型化、轻薄化方向发展,特别是 5G技术的成熟与普及,电子设备越来越多的向多频段、宽频带集成应用的方面发展。在这种趋势下极大增加类电子设备的设计难度,多频段间的互相干扰和兼容问题越发突出。
以往的电子设备设计中,对于模块间及芯片间电磁兼容问题往往采用加入导电屏蔽罩的方式加以解决。这是以物理方式隔绝,阻断模块间及芯片间的电磁干扰,从而解决模块间及芯片间的电磁兼容问题。但随着电子设备内部空间大幅缩减的背景下,以及电子设备内部模块及芯片的进一步增加,单一采用导电频闭罩的方式无法综合解决电子设备内部电磁兼容问题。所以在电子设备内部贴敷吸波膜片来缓解设备内部的电磁干扰问题是现在高集成电子设备设计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而现有的磁性吸波薄膜并不耐高温,膜片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电磁性能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耐高温磁性吸波薄膜,该膜片在在温度小于200℃的条件下厚度基本不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此种耐高温磁性吸波薄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耐高温磁性吸波薄膜,它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原料:
树脂溶液: 5-100; 金属吸收剂:100;
反应型助剂: 0.25-50;
其中,所述树脂溶液为水性体系或油性体系,所述树脂为热塑性聚氨酯、聚氨酯热溶胶、热塑性丙烯酸树脂、羟基丙烯酸树脂、热塑性聚氨酯树脂、不饱和聚氨酯树脂、线性环氧树脂、聚氨酯水溶液、丙烯酸水溶液、环氧树脂水溶液、醇酸树脂水溶液、氨基树脂水溶液或EVA树脂水溶液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反应型助剂为固化剂、交联剂、硫化剂、热引发剂或UV固化剂中的至少一种,若树脂浆料为水性体系,所述反应型助剂还包括润湿剂、分散剂、增稠剂、流平剂或消泡剂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油性体系的溶剂为酮类、酯类、芳香烃类或醇类溶剂。其标准是在室温或加热条件下能有效溶解树脂,例如但不限于乙酸乙酯、乙酸正丁酯、乙酸异丙酯、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碳酸二甲酯、环己酮、甲乙酮、四氢呋喃、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丙二醇二醋酸酯、甲苯、二甲苯或异丙醇等。
进一步地,所述的金属吸收剂为片状铁基金属粉末、片状铁基合金粉末、片状铁硅铝合金粉末、片状铁硅合金粉末、片状铁硅铬合金粉末、片状钴基合金粉末、片状铁镍合金粉末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固化剂为封闭型聚氨酯预聚体、封闭型异氰酸酯、聚氨酯预聚体、异氰酸酯单体、胺类固化剂、不同分子量聚酰胺、酚醛胺或改性胺固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物类引发剂或偶氮类引发剂中的至少一种。
一种耐高温磁性吸波薄膜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S1. 制备树脂浆料:按配方比例称取各原料,制备树脂浆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佳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佳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02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