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微生物的工业废气处理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19017.5 | 申请日: | 2021-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1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 发明(设计)人: | 汪旭弘;曾展灵;汪尽卿;苗柯;陈德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晋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1/10;B01D51/00;B01D53/85;B01D53/84;B01D53/00;B01D50/00;B01D53/54;B01D46/30;B01D53/26 |
| 代理公司: | 广州立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63 | 代理人: | 曹禹佳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微生物 工业 废气 处理 工艺 | ||
1.一种基于微生物的工业废气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废气进行预处理,其中第一步通入调节池中,对废气进行酸碱度的调节操作,使得废气与水体混合后PH值为H1第二步将调节后的废气通入水解酸化池中对废气中的含氮物质进行分解,第三步通入中间沉淀池进行废气中的固体颗粒进行去除,通过三步的预处理过程能够有效降低微生物处理难度,且同步能够降低废气的温度,此时废气温度保持在T1以下;
步骤B:通过风机通入曝气生物滤塔中,此过程中废气通入风量保持在L1以下,在曝气生物滤塔中通过曝气结构和微生物填料进行组成,通过水泵将营养液和原水进行混合后注入曝气生物滤塔内,此过程中混合液的注入量保持在L2以下,进而便于对微生物填料进行实时喷淋操作,便于微生物的培养,保持微生物净化过程的活性,同时通过电机带动曝气结构进行运转,使得在风机的作用下废气进入曝气结构;
步骤C:进而曝气结构能够快速对预处理后的废气进行曝气处理,进一步的降低废气温度,有效避免高温对微生物活性的影响,曝气完成后通过微生物填料中的微生物能够对废气进行净化操作;
步骤D:在净化过程中对曝气生物滤塔进行通入含氧混合气体,其中含氧混合气体中含氧量为K1,同时排出废水,在净化完成后使用风机将气体通入植物棚中,使得植物棚中培养的植物能够进一步对气体进行吸收;
步骤E:通过吸附棉能够对气体中的固体颗粒和水汽进行吸附,便于排放的洁净,且同时根据净化后气体质量将气体循环通入曝气生物滤塔中,再次进行净化,直至气体质量达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的工业废气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的曝气生物滤塔包括曝气结构和微生物填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的工业废气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的植物棚包括植物和吸附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的工业废气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废气与水体混合后PH值H1为6.8-7.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的工业废气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废气温度T1为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的工业废气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的废气通入风量L1为1.6m3/s。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的工业废气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的混合液注入量L2为0.5m3/s。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的工业废气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的风机型号为YX-32S-1,所述步骤B中的电机型号为YEJ3-112M-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的工业废气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的含氧混合气体中含氧量K1为1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的工业废气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的吸附棉类型为吸液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晋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晋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901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