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电设备用加工机床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17822.4 | 申请日: | 202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10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耿万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市贾汪区万青聚富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9/00 | 分类号: | B24B29/00;B24B41/02;B24B55/06;B24B27/00;B24B41/06;B24B47/06;B24B4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喆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221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电 备用 加工 机床 | ||
1.一种机电设备用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用型加工主体(1)、消音型自适应打磨装置(2)、组合型定位装置(3)、多维调整型固定装置(4)和中介结合式除尘装置(5),所述消音型自适应打磨装置(2)设于多用型加工主体(1)内,所述组合型定位装置(3)设于多用型加工主体(1)内,所述多维调整型固定装置(4)设于组合型定位装置(3)上,所述中介结合式除尘装置(5)设于多用型加工主体(1)上;所述多用型加工主体(1)包括机床上腔(6)和机床下腔(7),所述机床上腔(6)设于多用型加工主体(1)内,所述机床下腔(7)设于多用型加工主体(1)内;所述消音型自适应打磨装置(2)包括打磨转盘(8)、打磨片(9)、环形滑槽(10)、球形滑块(11)、伸缩件(12)、打磨电机(13)、伸缩气缸(14)、固定块(15)、消音孔(16)和可折叠联轴节(17),所述伸缩气缸(14)设于机床上腔(6)的内壁上端,所述固定块(15)设于伸缩气缸(14)的输出端,所述消音孔(16)设于固定块(15)上,所述打磨电机(13)设于固定块(15)的下端,所述可折叠联轴节(17)的一端设于打磨电机(13)的输出端,所述打磨转盘(8)设于可折叠联轴节(17)的另一端,所述环形滑槽(10)设于打磨转盘(8)内,所述伸缩件(12)设于固定块(15)的下端,所述球形滑块(11)设于伸缩件(12)的一端,所述球形滑块(11)滑动设于环形滑槽(10)内,所述打磨片(9)设于打磨转盘(8)的下端;所述可折叠联轴节(17)包括第一收缩腔(18)、第二收缩腔(19)、第一弹簧(20)、第二弹簧(21)、转动轴(22)、第一连接杆(23)和第二连接杆(24),所述第一收缩腔(18)设于可折叠联轴节(17)的上端,所述第二收缩腔(19)设于可折叠联轴节(17)的下端,所述第一弹簧(20)设于第一收缩腔(18)的内壁上端,所述第二弹簧(21)设于第二收缩腔(19)的内壁下端,所述第一连接杆(23)的一端设于第一弹簧(20)的下端,所述转动轴(22)设于第一连接杆(23)的下端,所述第二连接杆(24)的一端设于转动轴(22)上,所述第二连接杆(24)的另一端设于第二弹簧(21)上;所述组合型定位装置(3)包括移动装置(25)和旋转装置(26),所述移动装置(25)设于机床下腔(7)内,所述旋转装置(26)设于移动装置(25)上;所述移动装置(25)包括移动电机(27)、移动丝杠(28)、移动滑杆(29)、移动底座(30)、移动滑槽(31)、摩擦无损式滑块(32)、第一螺孔(33)、第一滑孔(34)和第三轴承(79),所述移动电机(27)设于机床下腔(7)的外壁上,所述移动滑杆(29)设于机床下腔(7)的内壁上,所述第三轴承(79)设于机床下腔(7)的内壁上,所述移动丝杠(28)的一端设于移动电机(27)的输出端,所述移动丝杠(28)的另一端设于第三轴承(79)上,所述移动底座(30)滑动套接设于移动滑杆(29)上,所述移动底座(30)移动套接设于移动丝杠(28)上,所述第一螺孔(33)设于移动底座(30)上,所述第一滑孔(34)设于移动底座(30)上,所述第一螺孔(33)和移动丝杠(28)为啮合转动相连,所述移动滑槽(31)设于机床下腔(7)的内壁底端,所述摩擦无损式滑块(32)设于移动底座(30)的下端,所述摩擦无损式滑块(32)滑动设于移动滑槽(31)内;所述旋转装置(26)包括旋转盘(35)、旋转电机(36)、第一齿轮(37)、第一齿块(38)、第一轴承(39)、凹槽(40)、支撑弹簧(41)和支撑板(42),所述旋转电机(36)设于移动底座(30)的内壁上端,所述第一齿轮(37)设于旋转电机(36)的输出端,所述第一轴承(39)的一端设于移动底座(30)上,所述旋转盘(35)设于第一轴承(39)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齿块(38)环形整列设于旋转盘(35)的下端,所述第一齿轮(37)和第一齿块(38)为啮合转动相连,所述凹槽(40)设于旋转盘(35)内,所述支撑弹簧(41)设于凹槽(40)内,所述支撑板(42)设于支撑弹簧(41)上;所述多维调整型固定装置(4)包括第一调整电机(43)、第一固定柱(44)、第二固定柱(45)、连接块(46)、第二轴承(47)、第一圆环(48)、第二圆环(49)、环内滑槽(50)、环内滑轮(51)、第二调整电机(52)、第二齿轮(53)、第二齿块(54)、固定气缸(55)和固定件(56),所述第一固定柱(44)设于旋转盘(35)上,所述第二固定柱(45)设于旋转盘(35)上,所述第一固定柱(44)和第二固定柱(45)为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调整电机(43)设于第一固定柱(44)上,所述连接块(46)设于第一调整电机(43)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轴承(47)设于第二固定柱(45)上,所述第一圆环(48)的外壁一侧设于连接块(46)上,所述第一圆环(48)的外壁另一侧设于第二轴承(47)上,所述环内滑槽(50)设于第一圆环(48)内,所述环内滑轮(51)的一端滑动设于环内滑槽(50)内,所述第二圆环(49)的外壁设于环内滑轮(51)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齿块(54)环形阵列设于第二圆环(49)的外壁上,所述第二调整电机(52)设于第一圆环(48)上,所述第二齿轮(53)设于第二调整电机(52)的输出端,所述第二齿轮(53)和第二齿块(54)为啮合转动相连,所述固定气缸(55)设于第二圆环(49)的内环上,所述固定件(56)设于固定气缸(55)的输出端;所述中介结合式除尘装置(5)包括灰尘收集装置(57)和吸附装置(58),所述灰尘收集装置(57)设于机床上腔(6)上,所述吸附装置(58)设于机床上腔(6)内;所述灰尘收集装置(57)包括灰尘收集箱(59)、水泵(60)、环形水管(61)、出水管(62)、喷头(63)、水(64)、密封件(65)、防尘帽(66)、过滤帽(67)、出风管(68)和出风口(69),所述灰尘收集箱(59)设于机床上腔(6)上,所述水(64)更换设于灰尘收集箱(59)内,所述水泵(60)设于灰尘收集箱(59)内,所述环形水管(61)设于灰尘收集箱(59)的内壁上端,所述喷头(63)贯通设于环形水管(61)上,所述出水管(62)的一端贯通设于环形水管(61)上,所述出水管(62)的另一端贯通设于水泵(60)的输出端,所述过滤帽(67)设于水泵(60)的抽出端,所述出风管(68)贯通设于灰尘收集箱(59)的下端,所述防尘帽(66)设于出风管(68)的上端,所述出风口(69)设于固定块(15)上,所述密封件(65)设于灰尘收集箱(59)内,所述密封件(65)套接设于出风管(68)上;所述吸附装置(58)包括吸附电机(70)、第一锥形齿轮(71)、第二锥形齿轮(72)、吸尘盘(73)、气泵(75)、吸尘管(76)、输尘管(77)和连接轴承(78),所述吸附电机(70)设于机床上腔(6)的内壁上端,所述第一锥形齿轮(71)设于吸附电机(70)的输出端,所述连接轴承(78)贯通设于机床上腔(6)的内壁上端,所述第二锥形齿轮(72)设于连接轴承(78)的下端,所述吸尘盘(73)贯通设于第二锥形齿轮(72)的下端,所述气泵(75)设于机床上腔(6)上,所述吸尘管(76)的一端贯通设于连接轴承(78)上,所述吸尘管(76)的另一端贯通设于气泵(75)的抽气端,所述输尘管(77)的一端贯通设于气泵(75)的输出端,所述输尘管(77)的另一端贯通设于灰尘收集箱(59)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电设备用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盘(73)上设有吸尘孔(7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市贾汪区万青聚富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市贾汪区万青聚富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782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Qss样式表的UI样式编辑方法
- 下一篇:一种医学试验用的温度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