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1000MW等级二次再热630℃汽轮机及配套双机回热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16840.0 | 申请日: | 202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2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刘鑫;赫广迅;王健;孙明哲;张志伟;徐福欣;熊继龙;徐鹏;张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13/02 | 分类号: | F01D13/02;F01D25/16;F01K7/40;F01K7/3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5004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1000 mw 等级 二次 630 汽轮机 配套 双机 系统 | ||
一种新型1000MW等级二次再热630℃汽轮机及配套双机回热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汽轮机和双机回热系统。本发明为克服现有的二次再热汽轮机存在回热系统损失增加,从而影响蒸汽参数提升带来的汽轮机性能收益,以及造价大幅提升,并加剧高压加热器的高温应用风险的问题。一种新型1000MW等级二次再热630℃汽轮机及配套双机回热系统,它包括双机回热系统和汽轮机;汽轮机配套应用双机回热系统;双机回热系统通过管道分别与超高压模块、中压模块、一号低压模块和二号低压模块连接,且一号低压模块和二号低压模块均与双机回热系统的连接方式相同。本发明可用于1000MW等级630℃蒸汽参数的二次再热火电项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轮机和双机回热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1000MW等级二次再 热630℃汽轮机及配套双机回热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二次再热汽轮机主汽温度固化参数为600℃~605℃,再热温度固化参数为620℃~622℃,在超高蒸汽参数应用领域技术开拓中急需开展中间级参数等级汽轮机设计及系统创新应用研究示范,实现电站发电效率的突破,打造国家煤电清洁高效可持续能源发展版图;另常规参数二次再热汽轮机均为常规回热系统设计,通流中间级的抽汽会影响蒸汽在通流内流动效率,630℃进汽温度高压和中压抽汽均存在较大的蒸汽过热度,回热系统损失增加,从而影响蒸汽参数提升带来的汽轮机性能收益,同时锅炉主再热蒸汽管道、回热抽汽管道和高压加热器因温度提升造价亦大幅提升,并加剧高压加热器的高温应用风险,亟待进行相应的回热系统创新设计。
综上所述,现有的二次再热汽轮机存在回热系统损失增加,从而影响蒸汽参数提升 带来的汽轮机性能收益,以及造价大幅提升,并加剧高压加热器的高温应用风险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现有的二次再热汽轮机存在回热系统损失增加,从而影响蒸汽参数提 升带来的汽轮机性能收益,以及造价大幅提升,并加剧高压加热器的高温应用风险的问题。 进而提供一种新型1000MW等级二次再热630℃汽轮机及配套双机回热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1000MW等级二次再热630℃汽轮机及配套双机回热系统,它包括汽轮机和 双机回热系统;
汽轮机配套应用双机回热系统;
汽轮机包括超高压模块、高压模块、中压模块、一号低压模块、二号低压模块、一号轴承箱、二号轴承箱、三号轴承箱、四号轴承箱、五号轴承箱、六号轴承箱、多个定中心 梁和多个下缸猫爪;
超高压模块的调端通过定中心梁与一号轴承箱固定连接,超高压模块的电端通过定中 心梁与二号轴承箱的一端固定连接,二号轴承箱的另一端与高压模块的调端通过定中心梁 固定连接,高压模块的电端通过下缸猫爪与三号轴承箱的一端滑动接触,三号轴承箱的另 一端与中压模块的调端通过下缸猫爪滑动接触,中压模块的电端与四号轴承箱的一端通过 定中心梁固定连接,四号轴承箱的另一端与一号低压模块的调端固定连接,一号低压模块 的电端与五号轴承箱的一端固定连接,五号轴承箱的另一端与二号低压模块的调端固定连 接,二号低压模块的电端与六号轴承箱的一端固定连接,六号轴承箱的另一端与发电机固 定连接;
双机回热系统通过管道分别与超高压模块、中压模块、一号低压模块和二号低压模块 连接,且一号低压模块和二号低压模块均与双机回热系统的连接方式相同。
一种新型1000MW等级二次再热630℃汽轮机及配套双机回热系统本发明与现有技术 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68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