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然冷源利用装置、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16618.0 | 申请日: | 2021-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9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 发明(设计)人: | 赵成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30;F24F11/46;F24F11/64;F24F11/65;F24F11/70;F24F110/10;F24F110/7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刘子辉;梁永芳 |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然 利用 装置 空调器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自然冷源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空换热器(1)、送风通道(2)和排风通道(3),所述空/空换热器(1)包括相互独立的干通道(4)和湿通道(5),所述干通道(4)与所述送风通道(2)连通,所述湿通道(5)与所述排风通道(3)连通,室外新风经所述空/空换热器(1)时,部分室外新风经所述湿通道(5)加湿后进入所述排风通道(3),部分室外新风流经所述干通道(4),并在所述干通道(4)内与所述湿通道(5)内的新风换热后进入所述送风通道(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冷源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湿通道(5)为上下贯通的通道,所述干通道(4)为沿着所述送风通道(2)的送风方向贯通的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然冷源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湿通道(5)的底部为进风侧,所述湿通道(5)的进风口设置有湿膜(6),室外新风经所述湿膜(6)加湿后进入所述湿通道(5)。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自然冷源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湿通道(5)的上方设置有淋水喷嘴(7),所述淋水喷嘴(7)能够将水雾化后喷向所述湿通道(5)对室内新风进行加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然冷源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淋水喷嘴(7)的一端能够通过供水管路与水源连接,所述供水管路上设置有水阀(8)。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然冷源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空换热器(1)底部设置有接水盒(9),所述淋水喷嘴(7)的一端能够通过供水管路连通至接水盒(9),所述供水管路上设置有水泵(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冷源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通道(3)内设置有排风风机(11),所述排风风机(11)能够将进入所述湿通道(5)内的空气经所述排风通道(3)排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然冷源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风机(11)的进风侧设置有挡水膜(12),所述挡水膜(12)封闭所述排风风机(11)的进风侧的整个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冷源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通道(4)的进风侧设置有过滤网(13);和/或,所述送风通道(2)内设置有将干通道(4)内的空气经所述送风通道(2)送出的送风风机(1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冷源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空换热器(1)包括多个干通道(4)和多个湿通道(5),所述干通道(4)和所述湿通道(5)沿厚度方向交替排布。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然冷源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通道(4)和所述湿通道(5)之间通过金属隔板进行间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然冷源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隔板为厚度为0.09~0.12mm的铝箔。
13.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系统和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自然冷源利用装置,所述空调系统和所述自然冷源利用装置相互独立,所述自然冷源利用装置用于向室内通入新风。
14.一种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空调器的运行模式;
根据空调器的运行模式对空调系统和自然冷源利用装置进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661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