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正交线偏振双折射双频Nd:YAG激光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13861.7 | 申请日: | 2021-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7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 发明(设计)人: | 焦明星;王玉栋;邢俊红;连天虹;刘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S3/16 | 分类号: | H01S3/16;H01S3/0941;H01S3/1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正交 偏振 双折射 双频 nd yag 激光器 | ||
1.正交线偏振双折射双频Nd:YAG激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LD控制器(1),所述LD控制器(1)通过线缆依次连接有LD泵浦源(2)、LD尾纤(3),沿所述LD尾纤(3)输出泵浦光的传播方向依次设置有自聚焦透镜(4)、Nd:YAG晶体(5)、F-P标准具(6);
沿所述F-P标准具(6)输出光侧传播方向依次设置有四分之一波片(7)、输出耦合镜(8),所述输出耦合镜(8)远离四分之一波片(7)的一侧设置有压电陶瓷管(9);
或者所述F-P标准具(6)输出光侧传播方向依次设置有Cr4+:YAG晶体(7-1)、四分之一波片(7),所述四分之一波片(7)远离Cr4+:YAG晶体(7-1)的一侧设置有压电陶瓷管(9);
所述压电陶瓷管(9)通过线缆连接有可调直流电压源(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交线偏振双折射双频Nd:YAG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LD泵浦源(2)、LD尾纤(3)、自聚焦透镜(4)、Nd:YAG晶体(5)共同组成LD泵浦Nd:YAG激光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交线偏振双折射双频Nd:YAG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Nd:YAG晶体(5)靠近自聚焦透镜(4)一侧面镀有对LD尾纤(3)输出泵浦光增透和对LD泵浦Nd:YAG激光器输出波长为1064nm的振荡激光反射的双色介质膜,所述Nd:YAG晶体(5)的另一面镀有对LD泵浦Nd:YAG激光器输出波长为1064nm的振荡激光增透的介质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正交线偏振双折射双频Nd:YAG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F-P标准具(6)的两通光表面蒸镀有对LD泵浦Nd:YAG激光器输出波长有一定反射率的介质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正交线偏振双折射双频Nd:YAG激光器,其特征在于,当F-P标准具(6)输出光侧设置四分之一波片(7)时,所述四分之一波片(7)的两通光面镀有对LD泵浦Nd:YAG激光器输出波长增透的介质膜,所述输出耦合镜8的靠近四分之一波片(7)的一侧面镀有对LD泵浦Nd:YAG激光器输出波长部分透射介质膜,所述Nd:YAG晶体(5)靠近自聚焦透镜(4)一侧的双色介质膜与输出耦合镜(8)靠近四分之一波片(7)一侧的部分透射介质膜构成激光谐振腔,所述输出耦合镜(8)靠近四分之一波片(7)一侧的为球面;
当F-P标准具(6)输出光侧设置Cr4+:YAG晶体(7-1)时,在所述四分之一波片(7)靠近Cr4+:YAG晶体(7-1)的一侧面蒸镀对LD泵浦Nd:YAG激光器输出波长增透介质膜,所述四分之一波片(7)另一侧面蒸镀对LD泵浦Nd:YAG激光器输出波长有一定透射率的介质膜,此时,四分之一波片(7)作为激光输出耦合镜与Nd:YAG晶体(5)设置双色介质膜的一面构成平-凹稳定腔,此时Nd:YAG晶体(5)靠近自聚焦透镜(4)的一侧为球面。
6.根据权利要求5任意一项所述的正交线偏振双折射双频Nd:YAG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LD泵浦Nd:YAG激光器的输出波长为1064nm,所述Nd:YAG晶体(5)的两侧面分别镀有对808nm泵浦光增透、对1064nm振荡激光高反射的双色介质膜和对1064nm振荡激光增透的介质膜,所述F-P标准具(6)的两通光表面蒸镀对1064nm有一定反射率的介质膜;
当F-P标准具(6)输出光侧设置四分之一波片(7)时,四分之一波片(7)的两通光面镀有对1064nm增透的介质膜,输出耦合镜(8)的左端面镀有1064nm部分透射介质膜;
或者当F-P标准具(6)输出光侧设置Cr4+:YAG晶体(7-1)时,四分之一波片(7)左端面蒸镀1064nm增透介质膜,右端面蒸镀1064nm透射率为2.6%的介质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386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