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微镜锁焦系统的锁焦控制方法及锁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13303.0 | 申请日: | 202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5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赵天野;孙佳音;杨乐宝;王宏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2B21/24 | 分类号: | G02B21/2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郭浩辉;许羽冬 |
地址: | 51053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微镜 系统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显微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显微镜锁焦系统的锁焦控制方法及锁焦装置,所述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光电探测器上光斑的线性区域的线性方程;判断所述第一光斑是否满足线性方程,若满足,则对第一光斑进行高斯拟合,得到第一高斯曲线;判断第一高斯曲线的第一线性度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若小于第一阈值,则获取第一高斯曲线的峰值点所对应的第一像素位置;将第一像素位置和起始点进行差值计算得到物镜的第一补偿距离;根据第一补偿距离移动物镜实现自动锁焦。有益效果:根据预先获取的线性区域对光斑是否为离散点,对获取的光斑进行筛选,避免使用误差较大的光斑进行锁焦系统的调节,提高了锁焦系统的调节精度和重复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微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微镜锁焦系统的锁焦控制方法及锁焦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锁焦技术通过探测反馈光斑在光电探测器上的移动,来获取检测表面位置的变化量;再利用机械控制元件如压电陶瓷、纳米级Z轴控制平台等对物镜进行移动,补偿外界因素干扰对样品层位置移动的误差。光电探测器连接数据采集卡对光斑信息进行解读,在PC端可以实时得到光斑的位置信息,光斑可在一定的像素位置范围内可以发生移动,即探测量程。一个像素点对应着光斑的一个质心位置,当样品发生微小的震动时,光斑便会照射在另一个像素点。利用质心位置的差值,来计算机械控制元件需要移动的补偿量,实时地对物镜进行Z轴方向的移动。
在利用自动锁焦技术进行探测时,系统的探测精度和重复精度会受到光学设计和机械加工的限制,无法对更高精度的位置信息进行解析。因此需要对现有计算的锁焦技术进行改进,提高锁焦系统的探测精度和重复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对现有技术中的锁焦技术进行改进,提高系统的探测精度和重复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微镜锁焦系统的锁焦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光斑在光电探测器上的线性区域,定义所述线性区域的起始点,并根据起始点得到所述线性区域的线性方程。
获取第一光斑并判断所述第一光斑是否满足线性方程,若所述第一光斑满足线性方程,则对第一光斑进行高斯拟合,得到第一高斯曲线。
判断第一高斯曲线的第一线性度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若第一线性度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则获取第一高斯曲线的峰值点所对应的第一像素位置。
将所述第一像素位置和起始点进行差值计算得到物镜的第一补偿距离。
根据所述第一补偿距离移动物镜实现自动锁焦。
进一步的,所述锁焦控制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线性度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则重新对第一光斑进行高斯拟合,并判断重新拟合后的高斯曲线的线性度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
进一步的,所述锁焦控制方法还包括:
判断对第一光斑进行高斯拟合的次数是否大于第二阈值,若大于,则停止高斯拟合,直接读取第一光斑中灰度值最大的点所对应的第二像素位置。
将所述第二像素位置和起始点进行差值计算得到物镜的第二补偿距离。
根据所述第二补偿距离移动物镜实现自动锁焦。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光斑在光电探测器上的线性区域,定义所述线性区域的起始点,并根据起始点得到所述线性区域的线性方程,具体为:
移动锁焦系统中物镜在Z轴方向的位置,将物镜移动过程中光斑灰度值发生变化的区域记为线性区域;定义所述线性区域的中心位置为起始点,根据所述起始点和线性区域得到该区域的线性方程。
进一步的,所述锁焦系统包括光源、分光镜、第一透镜组、二向色镜、物镜、第二透镜组、光电探测器和物镜移动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未经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33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数据分析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双向行驶的挖掘装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