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13189.1 | 申请日: | 202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53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徐明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黄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块 | ||
本公开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包含基板、多个发光元件、保护层以及多个第一网点。发光元件设置于基板上。保护层设置于基板与发光元件上,且保护层具有上表面以及相对于上表面的下表面,其中上表面为平面。第一网点,设置于保护层上且分别覆盖发光元件,各第一网点于基板的垂直投影面积大于各发光元件于基板的垂直投影面积,以实现背光模块厚度减薄及减少网点对位工序。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直下式背光模块的发光元件多为发光二极管(light emission diode,LED)。由于LED正上方的光强最强,目前是在扩散板上印刷网点,减弱LED正上方的光强以实现画面亮度均匀。
随着产品轻薄化的需求,各部件的厚度都希望尽量减薄。由于目前的网点需要印刷在扩散板上,因此使得背光模块厚度居高不下。再者,印刷有网点的扩散板于组装时必须精确地对准LED,才能发挥遮蔽LED正上方光强的功能,只要对位稍有偏差容易发生亮暗不均的问题。此外,覆盖LED上的保护胶因产品轻薄化的需求,被要求不断的减薄,然而保护胶越薄越难控制厚度的一致性,导致灯板出光亮暗分布不均。因此,现有技术实有待改善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公开为解决上述背光模块厚度过厚、网点对位工序繁琐问题,提出将网点直接印刷于灯板保护层上的技术方案。间接地,通过省略印刷网点的扩散板,进而保留保护胶应有的厚度,避免为了减薄保护胶导致胶厚不一致,也改善画面出光亮暗分布不均的问题。
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背光模块,包含基板、多个发光元件、保护层以及多个第一网点。发光元件设置于基板上。保护层设置于基板与发光元件上,且保护层具有上表面以及相对于上表面的下表面,其中上表面为平面。第一网点设置于保护层的上表面且分别覆盖发光元件,各第一网点于基板的垂直投影面积大于各发光元件于基板的垂直投影面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发光元件为形成于晶圆的微发光二极管,并通过转置(masstransfer)方式将发光元件植入基板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发光元件为蓝光发光二极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网点为白色。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背光模块还包含多个第二网点设置于保护层上,第二网点的尺寸小于第一网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相邻的两个第一网点之间,第二网点沿着远离相邻的第一网点的方向由大到小排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网点的尺寸一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网点为白色。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板定义出显示区以及周边区,周边区围绕显示区;发光元件为蓝色发光二极管;以及背光模块还包含多个第三网点,第三网点位于显示区,且第三网点的材料为白色反光材料掺杂黄色荧光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背光模块还包含蓝光穿透膜,设置于保护层与第一网点上;以及色彩转换膜,设置于蓝光穿透膜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背光模块还包含扩散板,设置于色彩转换膜上;以及增亮光学膜,设置于扩散板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保护层为透明胶体。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阅读以下详细描述时,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将最易于理解。应注意的是,根据行业标准操作规程,各种特征结构可能并非按比例绘制。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说明书附图的说明如下:
图1示出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显示器的剖面图。
第2-3图示出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以网框制备网点于保护层上的各工艺阶段的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31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明膜三维包装机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安全防漏型电焊条收纳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