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线性结点检测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112983.4 | 申请日: | 2021-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484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 发明(设计)人: | 沈琼妹;王建勇;薛健斌;邝玉芳;吴碧海;张睿;李瑞;覃佳奎;龙永平;程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刘思言 | 
| 地址: | 5106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非线性 结点 检测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一种非线性结点检测方法及系统,属于数据处理领域,方法包括预先存储对被测目标测量得到的测量参数;这样在被测目标的在线运行过程中,再测量当前的一些参数,可以计算得到被测目标的当前导通电阻;通过将当前导通电阻与预设导通电阻阈值比对,来确定被测目标的检测结果,即确定被测目标是否为非线性节点,也就是说来判断被测目标的连接可靠性。导通电阻反映了金属结点的连接可靠性,因此通过导通电阻的分析来确定被测目标的连接可靠性,减少了分析的主观性;且由于预设导通电阻阈值为电力行业标准中规定的导通电阻阈值,因此依据当前导通电阻和预设导通电阻阈值的比对结果得到的测量结果,实现了与行业判断标准匹配。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非线性结点检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电缆作为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设备间连接、电能以及信号传输等重要作用。因此电气连接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的供电可靠性与安全性。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开关触头、母线排连接处及电缆接头等机械连接点会因氧化、松动等连接可靠性问题而导致接触电阻过大而发热,并可能形成恶性循环。温升、膨胀、收缩、氧化,电阻增大、再度升温,由此最终可能酿成火灾事故,造成大面积的停电。
开关触头、母线排连接处及电缆接头等机械连接点会因氧化,形成金属的非线性结点。目前主要通过基于谐波雷达技术来检测金属的非线性结点。然而,现有技术中,基于谐波雷达技术识别金属的非线性结点时,主要通过2次或者3次谐波的幅值、功率等信息判断结点接触性好坏,此种判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判定法则的多样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非线性结点检测方法及系统,欲提高检测结果准确性,且与行业判断标准相匹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现提出的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出一种非线性结点检测方法,包括:
向被测目标发射基波信号,并接收反射后的第一基波幅值和第一三次谐波幅值;
根据第一基波幅值、第一三次谐波幅值以及预先存储的对所述被测目标测量得到的测量参数,计算得到所述被测目标的当前导通电阻;
根据所述当前导通电阻与预设导通电阻阈值的比对结果,得到所述被测目标的检测结果,所述预设导通电阻阈值为电力行业标准中规定的导通电阻阈值。
优选的,所述测量参数包括第一电流、第二电流、第一电压、第二电压、第二基波幅值和第二三次谐波幅值,所述测量参数的测量过程包括:
在所述被测目标不通电的条件下,对所述被测目标加载直流激励电压,并测量得到第一电压和第一电流;
改变对所述被测目标加载的直流激励电压大小,并测量得到第二电压和第二电流;
向所述被测目标发射基波信号,并接收反射后的第二基波幅值和第二三次谐波幅值;
根据第一基波幅值、第一三次谐波幅值以及预先存储的对所述被测目标测量得到的测量参数,计算得到所述被测目标的当前导通电阻,包括:
将第一基波幅值、第一三次谐波幅值、第一电压、第一电流、第二电压、第二电流、第二基波幅值和第二三次谐波幅值,带入导通电阻计算公式得到所述被测目标的当前导通电阻,导通电阻计算公式为:
其中,R′1为当前导通电阻,U(ω)为第二基波幅值、U(3ω)为第二三次谐波幅值、U1为第一电压、I1为第一电流、U2为第二电压、I2为第二电流、U′(ω)为第一基波幅值、U′(3ω)为第一三次谐波幅值。
优选的,所述测量参数包括第二比值、固定导通电导和第一导通电导,所述测量参数的测量过程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29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