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熔丝沉积型3D打印丝材剪切装置及操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12975.X | 申请日: | 2021-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2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张秋菊;孙沂琳;焦露;陈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江苏集萃复合材料装备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64/118 | 分类号: | B29C64/118;B29C64/307;B26D1/00;B26D1/06;B26D5/08;B26D5/16;B33Y40/00 |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严梅芳 |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积 打印 剪切 装置 操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熔丝沉积型3D打印丝材剪切装置及操作方法,包括底板、刀片安装板和顶板,顶板的上表面固定有电机,电机的末端输出轴穿过顶板后安装有凸轮;底板的一端上表面设置有凹坑,凹坑处放置有刀片安装板,所述刀片安装板的顶面安装有滚轮,滚轮与凸轮位于同一平面位置,且滚轮与凸轮的基圈接触;刀片安装板的底面安装有相对的一号刀片和二号刀片,所述一号刀片和二号刀片组成形成有“V”型的刀口;底板的上表面固定有平刀片,所述平刀片的刀刃与“V”型的刀口对应。工作可靠,操作简便,提高工作效率,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剪切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熔丝沉积型3D打印丝材剪切装置及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3D打印技术从初期的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逐渐拓展到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目前,该技术在珠宝、鞋类、工业设计、建筑、汽车、航空航天、牙科和医疗产业等众多领域均有所应用。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由于对3D打印成型零件的强度具有较高要求,打印材料中需添加连续纤维或其他材料进行改性。
熔丝沉积型3D打印系统,丝材在高温喷头中融化,打印过程中需要填充材料,系统通过向喷头内输送丝材,熔融的丝材受到压力连续喷出,空行程过程中,无需填充材料,停止向喷头内输送丝材,喷头内熔融的丝材失去压力即可停留在喷头中;当丝材中添加有连续纤维或其他连续材料时,打印过程中,通过向高温喷头内输送丝材,连续纤维与树脂材料同时喷出,空行程过程中,需要保证喷头不能输出材料,因此,必须将连续纤维切断,即,喷头系统中需安装有丝材剪切装置。
现有技术中一般只打印单一材料的丝材,未考虑连续纤维的因素,因此,打印系统中不包含剪切装置,给整个打印系统带来了麻烦,降低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熔丝沉积型3D打印丝材剪切装置及操作方法,从而通过在3D打印系统中添加剪切装置,整个系统可完成对不同材质及尺寸丝材的剪切,有效解决了含连续纤维丝材的切断问题,拓展了3D打印系统可适配的丝材种类,提升3D打印系统的稳定性,提高打印产品的质量与性能。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熔丝沉积型3D打印丝材剪切装置,包括底板、刀片安装板和顶板,所述底板与顶板之间安装有刀片安装板,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末端输出轴穿过顶板后安装有凸轮;
所述底板的一端上表面设置有凹坑,所述凹坑处放置有刀片安装板,所述刀片安装板的顶面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与凸轮位于同一平面位置,且滚轮与凸轮的基圈接触;
刀片安装板的底面安装有相对的一号刀片和二号刀片,所述一号刀片和二号刀片组成形成有“V”型的刀口;
位于一号刀片外侧位置设置有一号复位导杆,所述一号复位导杆头部安装有一号复位弹簧,位于二号刀片的外侧位置设置有二号复位导杆,二号复位导杆的头部安装有二号复位弹簧,所述一号复位导杆和二号复位导杆的尾部同时与刀片安装板抵接;
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有平刀片,所述平刀片的刀刃与“V”型的刀口对应。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所述刀片安装板的截面呈“凸”字型结构。
所述刀片安装板的顶面设置有小圆柱体,所述小圆柱体上安装滚轮。
所述一号刀片和二号刀片对称分布,一号刀片和二号刀片的内侧均为刀刃。
所述一号刀片和二号刀片上开有锁紧孔,一号刀片和二号刀片与刀片安装板通过紧固件固定。
所述顶板的底面开有对称的一号导向槽和二号导向槽,所述一号导向槽内安装一号复位弹簧,二号导向槽内安装二号复位弹簧。
所述底板与顶板均采用长方体结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与顶板的下表面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江苏集萃复合材料装备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江南大学;江苏集萃复合材料装备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29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