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现有露天堆场区域大面积预应力管桩综合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12839.0 | 申请日: | 202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2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陈业平;罗宏;田庆飞;张立强;夏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7/02 | 分类号: | E02D7/02;E02D5/58;E02D2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诺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8 | 代理人: | 衣然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现有 露天 堆场 区域 大面积 预应力 综合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现有露天堆场区域大面积预应力管桩综合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于桩基沉桩施工前的表层密实土体处理;对于地坪处理桩基沉桩施工前的表层密实土体处理;对预应力管桩进行沉桩,其中沉桩步骤如下:将锤击桩机先施工中间挡墙及隔墙桩基区域,从正中间的轴线往边沿的轴线方向顺打;使用锤击桩机施工中间挡墙及隔墙桩基区域;用4个锤击桩机施工料格地坪处理桩区域;待中间挡墙及隔墙区域桩基施工完成后,开始施工东西两侧纵向矮墙桩基区域;最后施工大棚基础桩基区域及配套转运站基础桩基区域。本发明提高打桩效率,保证桩基施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桩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现有露天堆场区域大面积预应力管桩综合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长江中下游地区现有露天原料堆场在建设初期因为土层中存在大量砂层,一般采用换填、强夯等方式进行地基处理,导致堆场表面土层中含有较多且粒径较大的石块。同时,由于大部分堆场已投入使用15年以上,在物料反复堆存、取用过程中,现有露天堆场地基存在一定的沉降,导致现有堆场表层土体较为密实且含有较多杂质等障碍物。
近些年来,为满足国家环保要求,长江中下游地区现有露天堆场均已开始陆续实施以封闭为主要目的的技术改造。但在由于现有露天堆场表层土体的密实性及复杂性,导致预应力管桩在穿透堆场表层土体时施工较为困难,且大面积管桩施工会因挤土效应和产生的超静孔压,导致桩周围土体产生较大的侧向位移和隆起,从而造成桩顶标高无法控制、挤压断桩等影响桩基质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现有露天堆场区域大面积预应力管桩综合施工方法,提高打桩效率,保证桩基施工质量。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现有露天堆场区域大面积预应力管桩综合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于桩基沉桩施工前的表层密实土体处理;
对于地坪处理桩基沉桩施工前的表层密实土体处理;
对预应力管桩进行沉桩,其中沉桩步骤如下:
S1:将锤击桩机先施工中间挡墙及隔墙桩基区域,从正中间的轴线往边沿的轴线方向顺打;
S2:待锤击桩机施工一定纵向区域后,再使用锤击桩机施工中间挡墙及隔墙桩基区域,从正中间的轴线往S1步骤中锤击桩机运行反方向顺打;
S3:待前面4个锤击桩机总计施工一定纵向区域后,再用4个锤击桩机施工料格地坪处理桩区域,其中5#和6#桩机由B轴线往A轴线方向顺打,7#和8桩机由B轴线往C轴线方向顺打,此处的A轴线、B轴线和C轴线与1#锤击桩机的移动路线平行,其中B轴线位于正中间处,A轴线和C轴线对称设置在B轴线的两端;
S4:待中间挡墙及隔墙区域桩基施工完成后,开始施工东西两侧纵向矮墙桩基区域;
S5:最后施工大棚基础桩基区域及配套转运站基础桩基区域。
进一步的,对于一般桩基沉桩施工前的表层密实土体处理方法如下:
按照桩位平面布置,在桩位布置范围内采用大型挖机对堆场原状地面进行翻挖;
分捡出石块和杂物并清运至场外集中堆放;
余土原位回填并压实,如达不到标高要求从外运土进行回填。
进一步的,对于地坪处理桩基沉桩施工前的表层密实土体处理方法如下:
采用大功率旋挖设备对所有地坪处理桩位进行钻孔,钻孔深度保证穿过表层密实土体;
对因地下障碍物而导致旋挖设备未能顺利成孔的桩位再次使用大功率潜孔锤钻机进行钻孔,在钻孔过程中对表层密实土体中的地下障碍进行破碎,保证桩位顺利成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28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系统状态诊断方法
- 下一篇:一种拣货辅助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