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体和深V折角半小水线面双体船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12664.3 | 申请日: | 202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4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林纯鑫;李炎锋;刘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辉南方造船(广州番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1/12 | 分类号: | B63B1/12;B63B3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黄建祥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体 折角半小 水线 双体船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体和深V折角半小水线面双体船,属于船舶技术领域。该船体包括双片体、第一减摇舭龙骨和第二减摇舭龙骨,所述第一下潜体和所述第二下潜体的底部纵向截面形状为V型结构,所述第一下潜体远离所述第二下潜体的一侧凸设有所述第一减摇舭龙骨,所述第一减摇舭龙骨沿所述第一下潜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下潜体远离所述第一下潜体的一侧凸设有所述第二减摇舭龙骨,所述第二减摇舭龙骨沿所述第二下潜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减摇舭龙骨与所述第二减摇舭龙骨位于同一高度且相对所述船体左右对称。第一减摇舭龙骨与第二减摇舭龙骨的综合反作用力能够迫使船体扶正直立起来,抗风浪能力强,提高船舶的耐波性、适航性和乘坐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体和深V折角半小水线面双体船。
背景技术
随着海上风电建设迎来高速发展,累计装机总量逐年增加,从开始的近岸风电场到近海风电场的不断深入,其规模、产量和海上运输需求也快速增长,海上风电运维船同样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现有船型并不能完全满足海上风电场开发商、业主和运营商针对新建造的风电场日益增长的运维需求。
国内风电运维船的发展,整体的发展势头很迅速。从非常近岸时采用的简单快艇、交通艇、拖船,到专门的单体钢质运维船,再到专业的高速铝合金双体运维船。但现有的技术中仍以钢质低速运维船为主,航速约10节左右,而高速的双体铝合金运维船,虽然航速已经陆续发展到了约25节的高航速状态,但是整体上人员输送抗浪高能力大致在2米左右,仍处于一个沿海近岸船型的技术状态。
现阶段的船舶的抗风浪能力小,乘客乘坐舒适性差,使得乘员非常容易晕船。
为此,亟需提供一种船体和深V折角半小水线面双体船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体和深V折角半小水线面双体船,抗风浪能力强,提高船舶的耐波性、适航性和乘坐舒适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船体,包括:
双片体,包括第一下潜体和第二下潜体,所述第一下潜体和所述第二下潜体的底部纵向截面形状为V型结构;
第一减摇舭龙骨,所述第一下潜体远离所述第二下潜体的一侧凸设有所述第一减摇舭龙骨,所述第一减摇舭龙骨沿所述第一下潜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第二减摇舭龙骨,所述第二下潜体远离所述第一下潜体的一侧凸设有所述第二减摇舭龙骨,所述第二减摇舭龙骨沿所述第二下潜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减摇舭龙骨与所述第二减摇舭龙骨位于同一高度且相对所述船体左右对称。
作为船体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一下潜体靠近所述第二下潜体的一侧也设置有所述第一减摇舭龙骨,所述第二下潜体靠近所述第一下潜体的一侧也设置有所述第二减摇舭龙骨。
作为船体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一减摇舭龙骨和所述第二减摇舭龙骨均为折角型结构。
作为船体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一减摇舭龙骨和所述第二减摇舭龙骨均为圆弧形结构。
作为船体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一下潜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呆木结构,所述第一呆木结构沿所述第一下潜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下潜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呆木结构,所述第二呆木结构沿所述第二下潜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呆木结构和所述第二呆木结构之间形成螺旋桨的防护空间。
作为船体的可选方案,所述双片体还包括船艏部和船尾部,所述船艏部的前端面与前甲板面呈直角设置。
作为船体的可选方案,所述前甲板面的高度大于后甲板面的高度。
作为船体的可选方案,所述船尾部为方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辉南方造船(广州番禺)有限公司,未经英辉南方造船(广州番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26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脑局部功能动态性实时测量系统
- 下一篇:一种植物抗菌洗衣液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