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楼宇智能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12539.2 | 申请日: | 202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8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鸿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鑫恩华(天津)大数据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H04N7/1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卓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77 | 代理人: | 陈桂香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互联网 楼宇 智能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楼宇智能管理系统,涉及楼宇管理技术领域,所述基于互联网的楼宇智能管理系统包括管理平台、移动终端、供电主机、门禁主机、警报主机和辅助主机。本发明,通过设置该管理平台,使用户能够通过移动终端对自身的个人信息进行登记,以便他人在使用用户登记的门禁卡或车辆时,门禁主机能够将门禁卡信息或车辆信息与面部识别信息进行比对,若是比对不匹配,则会提示安保人员及时对不匹配人员进行控制,且同时会拍摄视频信息通过管理平台发送给用户,待用户判断是否允许通过,从而防止用户车辆丢失,或是他人通过拾取的门禁卡通过门禁,从而达到更加安全的管理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楼宇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楼宇智能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安防系统,而现有的楼宇管理系统,其门禁管理往往较为松懈,特别是用户在丢失门禁卡时,往往捡到其门禁卡的人只需通过刷卡器识别,即可通过门禁,无法对其起到较为有效的阻挡效果,难以达到较为安全的管理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楼宇智能管理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楼宇智能管理系统,所述基于互联网的楼宇智能管理系统包括管理平台、移动终端、用户、管理人员、供电主机、供电控制器、跳闸检测器、门禁主机、行人门禁、车辆门禁、读卡器、车辆识别登记器、面部识别器、视频录制摄像头、警报主机、烟雾检测器、气体泄漏检测器、爆炸检测器、警笛、警灯、广播、辅助主机、电子地图和监控摄像头。
为了能够对信息进行传输,本发明的改进有,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和电脑,所述管理平台包括身份验证模块、通信模块和数据备份模块,所述通信模块支持WiFi、3G/4G/5G和网线网络,所述身份验证模块通过指纹识别进行验证。
为了能够对楼宇进行管理,本发明的改进有,所述管理平台与移动终端、供电主机、门禁主机、警报主机和辅助主机信号相连。
为了能够对供电进行管理,本发明的改进有,所述供电主机与供电控制器和跳闸检测器信号相连。
为了对门禁进行管理,本发明的改进有,所述门禁主机与行人门禁、车辆门禁、读卡器、车辆识别登记器、面部识别器和视频录制摄像头信号相连。
为了应对特殊情况,本发明的改进有,所述警报主机与烟雾检测器、气体泄漏检测器、爆炸检测器、警笛、警灯和广播信号相连。
为了能够辅助疏散工作,本发明的改进有,所述辅助主机与电子地图和监控摄像头信号相连。
所述基于互联网的楼宇智能管理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S1:楼宇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与管理平台进行连接,在经过身份验证模块的验证后,可以将自身的个人信息包括面部识别信息、居住信息、自身车辆信息与门禁卡信息一同登记到管理平台上,并且用户可以设置家庭信息,对家庭成员以及允许的用车人员信息进行登记,管理人员能够通过移动终端与管理平台进行连接,在经过身份验证模块的验证后,能使用管理平台进行楼宇管理;
S2:当行人在使用行人门禁时,行人可以直接通过读卡器对门禁卡进行识别,且面部识别器会对行人进行面部识别,当面部识别器与门禁卡信息一致时,行人门禁将会打开,若是面部识别器与门禁卡信息不一致,门禁主机会发出提示信息,以便保安人员对行人进行询问,同时门禁主机会控制视频录制摄像头进行视频录制,并将录制视频发送给管理平台,并通过通信模块发送给门禁卡信息登记用户,待用户查看确认允许进入后,会将信息发送至门禁主机,以便保安人员查看然后允许行人通过,且在这一过程中,门禁主机会将行人数据发送给管理平台,管理平台会通过数据备份模块进行备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鑫恩华(天津)大数据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鑫恩华(天津)大数据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25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