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矿沉陷区歪斜特高压输电铁塔纠偏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11674.5 | 申请日: | 2021-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5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袁广林;李建国;刘萌;王浩;黄晨;赵子贤;舒前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E04G23/00 | 分类号: | E04G23/00;E04G23/06;E04H12/08;E04H12/20;E04H12/22;E02D5/80 |
| 代理公司: | 徐州苏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43 | 代理人: | 刘振祥 |
| 地址: | 22111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沉陷 歪斜 高压 输电 铁塔 纠偏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矿沉陷区歪斜特高压输电铁塔纠偏方法,在上下游侧输电铁塔分别埋设过轮临锚地锚;在歪斜输电铁塔埋设临时拉线地锚;先停电,然后拆除歪斜输电铁塔两侧的相邻输电铁塔之间导线上的间隔棒;在上下游侧输电铁塔分别挂导地线放线滑车,将导线从线夹内移至滑车内,并设置过轮临锚和挂胶锚绳;在歪斜输电铁塔外角侧设置双钢丝绳拉线;在歪斜输电铁塔上下游侧的线夹前分别连接钢丝绳套,将单根导线的内拉力降低到设定值;利用绞车,通过缆绳和卡线器收紧导线,摘开线夹后串接相应长度的钢丝绳套,缓慢回松绞车,使导线松至规定长度;依次对塔脚四、塔脚一和塔脚三进行提升作业。该方法可以实现重量大、沉降不均匀输电铁塔的纠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输电铁塔纠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沉陷区歪斜特高压输电铁塔纠偏方法。
背景技术
现阶段,随着煤炭资源的广泛开采及开采深度的加大,在各地形成了大量的采煤沉陷区。与此同时,随着电网建设的不断发展,线路走廊日趋紧张。导致了大量的输电线路不可避免的要建设在采煤沉陷区内,这样,在长期的运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输电铁塔发生不同程度的下沉和歪斜,发生下沉和歪斜的情况后会给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造成严重的威胁。
目前对不均匀沉降量较小、荷载较小、电压等级不高的输电铁塔,可采用加长地脚螺栓或采用液压装置的方法进行纠偏处理。现有技术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方面,煤层开采的厚度越来越大,导致铁塔沉陷深度越来越大,同时,不均匀沉降量越来越大;另一方面,输电线路的等级越来越高,荷载越来越大,进一步加剧了深陷深度及不均匀沉降量。因此,对于具有较大沉降量、荷载较大的输电铁塔,如双回路特高压输电铁塔,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纠偏较为困难。因此,迫切需要研究一种操作简单、速度快、工期短、效果好的纠偏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煤矿沉陷区歪斜特高压输电铁塔纠偏方法,该方法可以实现重量大、沉降不均匀及沉降量大的输电铁塔的纠偏作业;同时,本方法施工简单,工期短,见效快,效果持久,可靠性高,成本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煤矿沉陷区歪斜特高压输电铁塔纠偏方法,包括歪斜输电铁塔、上游侧输电铁塔和下游侧输电铁塔,所述上游侧输电铁塔位于歪斜输电铁塔上游侧的前方,所述下游侧输电铁塔位于歪斜输电铁塔下游侧的前方,且上游侧输电铁塔、歪斜输电铁塔和下游侧输电铁塔两两相邻的设置在同塔双回输电线路上;所述歪斜输电铁塔具有四个塔脚,其中在靠近上游侧具有塔脚一和塔脚四,在靠近下游侧具有塔脚二和塔脚三,且塔脚一和塔脚二分别位于塔脚四和塔脚三的前方;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上游侧输电铁塔和下游侧输电铁塔分别埋设过轮临锚地锚;
对于过轮临锚地锚,每相导线设置两个地锚,地线、OPGW每根设置一个地锚;
步骤二:在歪斜输电铁塔埋设临时拉线地锚;
对于临时拉线,分别设置在上导线横担与地线支架之间的横隔面处、中导线横担处的横隔面处、下导线横担处的横隔面处;
步骤三:先停电,然后拆除歪斜输电铁塔两侧的相邻输电铁塔之间导线上的间隔棒;
步骤四:在上游侧输电铁塔和下游侧输电铁塔分别挂导地线放线滑车,将导线从线夹内移至滑车内,并设置过轮临锚和挂胶锚绳;所述挂胶锚绳的上端穿过直角挂板后与卡线器相连接,其下端串接钢丝绳后与临锚架上的手动葫芦相连接;通过手动葫芦收紧后,使挂胶锚绳的单头套尾线并用多个索卡卡住;
步骤五:在歪斜输电铁塔外角侧设置双钢丝绳拉线;
步骤六:在歪斜输电铁塔上游侧和下游侧的线夹前分别连接一定长度的钢丝绳套,将单根导线的内拉力降低到设定值;
步骤七:利用绞车,通过缆绳和卡线器收紧导线,摘开线夹后串接相应长度的钢丝绳套,缓慢回松绞车,使导线松至规定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山西工程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16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