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游动的仿生鱼饵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10203.2 | 申请日: | 202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667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发明(设计)人: | 马国栋;马奎;李雨含 | 申请(专利权)人: | 界首市欧思润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85/01 | 分类号: | A01K85/01;A01K85/14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汪纲 |
地址: | 2365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游动 仿生 鱼饵 | ||
本发明涉及仿生鱼饵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游动的仿生鱼饵,包括鱼体,所述鱼体内底部设置有推动装置,鱼体内顶部设置有诱鱼料缓释装置,鱼体顶部右侧设置有鱼钩,鱼体底部左侧与底部右侧分别设置有一鱼钩;本发明装置能够进行游动,提高诱人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仿生鱼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游动的仿生鱼饵。
背景技术
鱼饵指的是鱼吃的饵料,主要是垂钓时通过使用鱼儿来引诱鱼类上钩,按诱鱼原理分,鱼饵可分为真饵和假饵。真饵需要自己来调配,使用较为麻烦,长时间进行垂钓时,由于鱼饵消耗较多,容易出现鱼饵不足的现象,无法继续垂钓,固此就出现了人造鱼饵。
仿生鱼饵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环保新型的鱼饵。使用过程中无污染,不会对水体造成影响,水中的微生物也不会被影响。鱼饵在水中移动时,模仿小鱼在水中游动,吸引鱼类的注意,进而勾起鱼类的捕食欲望,鱼类捕捉鱼饵时被下面的鱼钩挂住,达到钓鱼的目的。
然而,现有的仿生鱼饵无法游动,只能静止在水中,不容易吸引鱼饵的注意。
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可游动的仿生鱼饵,希冀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游动的仿生鱼饵,具备便于进行提高诱饵效率。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便于提高诱饵效率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游动的仿生鱼饵,包括鱼体,所述鱼体内底部设置有推动装置,鱼体内顶部设置有诱鱼料缓释装置,鱼体顶部右侧设置有鱼钩,鱼体底部左侧与底部右侧分别设置有一鱼钩。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推动装置设置在防水箱内,推动装置包括喇叭罩,所述喇叭罩设置在鱼体外部,喇叭罩连接到第一连接轴,第一连接轴铰接到第二连接轴,第二连接轴连接到弯管,弯管底部连接到转盘。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转盘底部连接到转轴,转轴底部连连接到小马达。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诱鱼料缓释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有网袋,箱体设置在鱼体内顶部,箱体通过第一通管和第二通管连通到鱼体外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通管内设置防倒流阻隔片。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网袋内装有诱鱼料,诱鱼料由酒糟、玉米淀粉、菜籽饼混合后,经过常规压力压制制成。
采用的诱鱼料可以按酒糟、玉米淀粉、菜籽饼重量份比为3:1:5进行混合后。然后添加适量的水,搅拌均匀后,再以1MPa的压力进行压制成饼即可。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通管长度长于第二通管的长度。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推动装置侧面设置有单轴旋转装置;
所述单轴旋转装置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设置在转轴上,第一锥齿轮啮合到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中心处连接到第三连接轴左端,第三连接轴右端连接到旋转浆。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游动的仿生鱼饵,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装置能够进行游动,提高诱人效果,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仿生鱼饵能够进行不断的向前移动,但是,鱼线长度是固定的,那么仿生鱼饵不断的前进,必然会限制了其前进,此时就需要钓鱼人拉动鱼线,调整仿生鱼饵的方向,使得其再继续向前游动,这样虽然提高了诱鱼效果,但是还是相对比较麻烦,因此,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改进,通过加装单轴旋转装置,由于使得仿生鱼饵能够做绕圈游动,这样,避免了额外的人工进行调整仿生鱼饵的方向。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界首市欧思润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未经界首市欧思润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02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