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物联网的传输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10051.6 | 申请日: | 2021-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5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冯英伟;肖瑞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英伟 |
| 主分类号: | H04W88/14 | 分类号: | H04W88/14;H01R13/44;H01R13/629 |
| 代理公司: | 日照市聚信创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19 | 代理人: | 彭爱春 |
| 地址: | 075000 河北省张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联网 传输 设备 | ||
1.一种用于物联网的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中继器和往复件,
转轴,所述转轴转动安装于所述无线中继器后端上侧方部位;
转动式限位块,所述转动式限位块转动安装于无线中继器底端面,且转动式限位块与无线中继器的WPS按键为同轴心设置;
所述往复件普通伸展状态下,往复限位块的半圆形结构端位于往复收纳槽外部,且往复限位块的半圆形结构端位于限位槽内,当往复限位块的半圆形结构端与挤压凸起相接触时,往复限位块的半圆形结构端脱离限位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物联网的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中继器包括有:
往复贯通孔位,往复贯通孔位为圆孔,往复贯通孔位开设于无线中继器左端面上侧方部位;
轴承A,往复贯通孔位内周面左右两侧开口端部位均安装有一组轴承A;
往复滑槽,往复滑槽呈U形槽结构,往复滑槽开设于无线中继器后端面上侧方部位,且往复滑槽与往复贯通孔位相连通,往复滑槽半圆形结构轴心部位与往复贯通孔位处于同轴心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物联网的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贯通孔位内插接有一根转轴,转轴长度与无线中继器宽度相一致,且转轴与两组轴承A转动相连接,转轴包括有:
插接槽,插接槽为六边形槽结构,转轴左端面及右端面轴心部位均开设有一处插接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用于物联网的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外周面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转轴包括有:
往复块,往复块共设置有两块,往复块整体呈U形块结构,两块往复块分别与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螺纹相连接,往复块不与往复滑槽相接触,且往复块后端面与无线中继器后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滑动辅助件,滑动辅助件为滚珠,往复块顶底端面中心部位均内嵌转动安装有一颗滑动辅助件,往复块通过滑动辅助件与往复滑槽滑动相接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用于物联网的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包括有:
卡紧件,卡紧件整体呈绝缘材质的矩形块结构,两块往复块后端面均固定设置有一块卡紧件;
卡紧凸起,卡紧凸起整体呈绝缘材质的等腰梯形块结构,两块往复块相背面均设置有一块卡紧凸起;
卡紧凸起与卡紧件相加厚度与无线中继器的三头金属插头的厚度相一致;
当无线中继器的三头金属插头与插座的三孔插口插接配合时,两块往复块位置与插座中位于三孔插口上方的两孔插口部位相对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物联网的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中继器包括有:
轴承B,轴承B内嵌转动安装于无线中继器底端面,且轴承B与无线中继器的WPS按键为同轴心设置;
限位槽,限位槽呈环形槽结构,限位槽开设于无线中继器WPS按键外周面;
挤压凸起,挤压凸起呈弧形凸起结构,挤压凸起设置于限位槽内周面,且挤压凸起未超出无线中继器WPS按键的外周面,挤压凸起与限位槽之间为圆滑过渡;
箭头标识A,箭头标识A整体呈等腰三角形结构,箭头标识A设置于无线中继器WPS按键底端面,箭头标识A尖锐端朝向挤压凸起部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物联网的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式限位块整体呈环形块结构,转动式限位块外周面与轴承B固定相连接,转动式限位块内周面不与无线中继器的WPS按键相接触,转动式限位块包括有:
摩擦凸起,摩擦凸起整体呈椭圆状凸起结构,转动式限位块底端面呈环形阵列状设置有一圈摩擦凸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用于物联网的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式限位块包括有:
往复收纳槽,往复收纳槽呈矩形槽结构,往复收纳槽开设于转动式限位块内周面;
往复限位块,往复限位块整体呈U形块结构,往复限位块位于往复收纳槽内,且往复限位块与往复收纳槽之间通过一根往复件固定相连接,往复件为弹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用于物联网的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式限位块包括有:
箭头标识B,箭头标识B整体呈等腰三角形结构,箭头标识B设置于转动式限位块底端面,箭头标识B尖锐端朝向往复限位块的半圆形结构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英伟,未经冯英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005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汽车电气线收纳装置
- 下一篇:室壁瘤穿刺重建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