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净化装置及其深度净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09746.2 | 申请日: | 202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68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世文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2;C02F101/16;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郭锦辉;陈艺琴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渗滤 生化 出水 净化 装置 及其 深度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净化装置及其深度净化方法,该装置包括生化出水装置、硬度脱除装置、催化电解脱氮装置、滤池生化处理装置和混凝沉淀装置,垃圾渗滤液处理的生化出水依次经过上述净化装置进行脱硬度、催化电解脱氮、滤池生化处理和混凝沉淀步骤处理后的出水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控制标准》(GB16889‑2008)标准,没有浓缩液,特别适合于现有垃圾渗滤液处理厂的改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渗滤处理的净化系统及其净化方法,特别是一种垃圾渗滤处理的生化出水的净化系统及其净化方法,其特点是深度处理后的出水达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2的全部指标,没有浓缩液,属于环保领域。
背景技术
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填埋场因堆放和填埋,经微生物发酵、降雨淋溶等作用渗出的液体,是一种高氨氮、高COD有机废水,其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1、在垃圾填埋后由于微生物的发酵分解而释放出来的水份;2、垃圾自身含有的水份析出;3、填埋场内的自然降雨和径流和地下水的渗透。城市垃圾渗滤液污染物含量典型值如表1所示。
表1一般垃圾渗滤液的主要成分(除pH、和感观指标外,单位为mg/L)
由表1可知,垃圾渗滤液的水质具有以下基本特征:首先,氨氮、总氨和COD、BOD等污染物浓度高,氨氮、COD和BOD大多为工业污染物国家排放标准的几十~几百倍以上。其次,碳氮(C/N)比严重失调,特别是多数渗沥液的氨氮浓度高,其营养比例比生物法处理时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比例相去甚远,高氨氮抑制了微生物生长,给生物处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再者,其既有有机污染成分,也有无机污染成分,同时还含有一些微量重金属污染成分,综合污染特征明显。
垃圾渗滤液的氨氮含量和COD浓度高,使地面水体缺氧,水质恶化;氮磷等营养物质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诱因,还可能严重影响饮用水水源;一般而言,COD,BOD,BOD/COD会随填埋场的“年龄”增长而降低,碱度含量则升高。此外,随着堆放年限的增加,新鲜垃圾逐渐变为陈腐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含量有所下降,但氨氮含量增加,且可生化性降低,因此处理难度非常大。
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治理的重点是COD、BOD和氨氮的处理,尤其是氨氮的处理。现有主流技术包括预处理、絮凝沉淀、生化处理、化学强氧化、MBR、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步骤,它结合了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三方面的手段。与此类似,专利文件CN1478737中所公开的垃圾渗滤液也是采用物化处理与生物处理相结合的方案,在该工艺中,利用陶瓷膜对经过电解氧化处理的渗滤液进行反渗透处理。上述技术在治理垃圾渗滤液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我国除南部地区气候温暖外,大部分地区存在冬季低温,当水温低于15℃,垃圾渗滤液处理设施中的硝化菌活性大幅下降,硝化效果差,致使生化出水的氨氮浓度高达500~1000mg/L,有的甚至更高,而后续的膜处理并不能消除氨氮,所以,出水氨氮严重超标;
2、现有的生化与膜过滤技术结合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其膜处理包括MBR、超滤、纳滤和反渗透,处理工艺长,投资多,操作岗位多,运行费用高,特别是有约40%的浓缩液除了蒸发结晶处理外,只能再次回灌到填埋场里,导致氨氮、总氮、总磷、盐份等不断积累,渗滤液的氨氮含量和含盐量越来越高。如果采用蒸发处理,浓缩液处理的运行费用高达150~200元/吨,摊销到每吨垃圾渗滤液上高达50元/吨以上。
3、大部分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经过处理后,其MBR出水中的高氨氮困扰后续膜工艺处理。
4、大多数垃圾沥液的处理厂都没有建设浓缩液处理设施,浓缩液只能回灌至填埋场,不仅导致污染物不断积累,渗滤液的氨氮含量和含盐量越来越高。而且导致渗沥液的重复处理,给地方政府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世文,未经张世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97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化槟榔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深径比零件内表面耐磨涂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