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服务器的保护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09474.6 | 申请日: | 202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42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贾昌武;李鸿峰;黄筱炼;盛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玄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50 | 分类号: | G06F9/50;G06K9/6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84 | 代理人: | 何路;徐方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互联网 数据 服务器 保护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适用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服务器的保护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处理数据包;对待处理数据包进行分类处理,将其划分为待传输时效性数据包和待传输非时效性数据包:对待传输时效性数据包进行数据处理,并获取服务器的实时工作状态;根据服务器的实时工作状态,计算剩余数据处理量,根据剩余数据处理量对待传输非时效性数据包进行动态数据处理。本发明通过对需要处理的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将其划分为不同的数据流,进而对时效性要求更高的数据流优先处理,从而避免了数据处理扎堆的情况,由于数据处理量恒定,不超过最大限度,因此服务器运行稳定,不会出现过载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服务器的保护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应用模式和工业生态,通过对人、机、物、系统等的全面连接,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新制造和服务体系,为工业乃至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实现途径,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
大数据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
当前的工业物联网中,服务器是必不可少的设备,服务器是数据处理中心,因此对其安全性要求非常高;但是现有的服务器缺乏自我保护,容易在数据处理量大的时候出现数据处理缓慢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服务器的保护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服务器缺乏自我保护,容易在数据处理量大的时候出现数据处理缓慢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对数据进行分类处理,从而实行对数据的分时处理,避免应为数据拥堵对服务器造成损伤,实现了对服务器的自我保护。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服务器的保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处理数据包,所述待处理数据包包括工业设备数据和监控视频数据;
对待处理数据包进行分类处理,将其划分为待传输时效性数据包和待传输非时效性数据包:
对待传输时效性数据包进行数据处理,并获取服务器的实时工作状态;
根据服务器的实时工作状态,计算剩余数据处理量,根据剩余数据处理量对待传输非时效性数据包进行动态数据处理。
优选的,所述对待处理数据包进行分类处理,将其划分为待传输时效性数据包和待传输非时效性数据包的步骤,具体包括:
分析监控视频数据,将其划分为实时监控数据和留存监控数据;
对工业设备数据进行分类,将其划分为实时交互参数数据和运行记录数据;
将实时监控数据和实时交互参数数据打包为待传输时效性数据包,将留存监控数据和运行记录数据打包为待传输非时效性数据包。
优选的,所述对待传输时效性数据包进行数据处理,并获取服务器的实时工作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
对待传输时效性数据包进行数据处理,将其按照时效性要求进行等级划分;
按照划分的等级对时效性数据包进行排序,并按照排序对其进行处理;
在处理过程中,获取服务器的实时工作状态。
优选的,所述根据服务器的实时工作状态,计算剩余数据处理量,根据剩余数据处理量对待传输非时效性数据包进行动态数据处理的步骤,具体包括:
调取服务器的硬件参数,并根据硬件参数以及实时工作状态计算剩余数据处理量;
根据剩余数据处理量计算预设时间步长内能够完成的预期数据处理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玄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玄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94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物流用超高速码垛搬运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石墨烯发热膜生产裁切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