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钻具过线组件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08714.0 | 申请日: | 202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8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庆;张珍;张科;涂建平;徐长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多贝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46 | 分类号: | E21B17/046;E21B17/00;E21B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23 | 代理人: | 王海荣;严田青 |
地址: | 6105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件 及其 应用 | ||
1.一种钻具过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具过线组件包括公接头(100)、第一绳帽头(200)、插头(300)、弹簧(301)、连接柱(302)、第一接线头(303)、第一绝缘套(304)、垫圈(305)、第二绝缘套(306)、悬挂垫圈(307)、螺钉(308)、连接杆(309)、第二接线头(310)、第三绝缘套(311)、绝缘垫(312)、正极接线头(313)、堵头(314)、电缆组件(400)、第一电缆卡头(401)、第一电缆帽(402)、第一顶丝(403)、第二电缆卡头(404)、第二电缆帽(405)、第二顶丝(406)以及母接头(500);其中,公接头(100)与第一绳帽头(200)固定连接,插头(300)、弹簧(301)以及连接柱(302)依次连接并同轴心设置在公接头(100)的内侧,第一绝缘套(304)、第二绝缘套(306)分别同轴心设置在公接头第一装配腔体(101)和公接头第二装配腔体(102)内,第一接线头(303)通过连接柱(302)与第二绝缘套(306)的外端部固定连接;母接头(500)与第二绳帽头(600)固定连接,连接杆(309)同轴心设置在母接头(500)的内侧,第三绝缘套(311)、绝缘垫(312)分别同轴心设置在母接头(500)与连接杆(309)的间隙内;第二接线头(310)通过连接杆(309)与第三绝缘套(311)的外端部固定连接;柔性电缆组件(400)的一端与第一接线头(303)连接,柔性电缆组件(400)的另一端与第二接线头(310)连接,第一电缆卡头(401)、第一电缆帽(402)由内向外同轴心设置在柔性电缆组件(400)与第一绳帽头(200)的间隙内,第二电缆卡头(404)、第二电缆帽(405)由内向外同轴心设置在柔性电缆组件(400)与第二绳帽头(600)的间隙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具过线组件,其特征在于,垫圈(305)设置在连接柱(302)、第二绝缘套(306)与第一绝缘套(304)的间隙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具过线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绳帽头(200)的一端圆周设置多个第一顶丝装配孔,多个第一顶丝(403)一一对应地设置在第一顶丝装配孔内对第一电缆卡头(401)和第一电缆帽(402)进行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具过线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二顶丝(406) 对第二电缆卡头(404)和第二电缆帽(405)进行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具过线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绳帽头(200)内侧设置内径依次减小的第一绳帽头第一装配腔体和第一绳帽头第二装配腔体,其中,第一绳帽头第一装配腔体的内径大于第二电缆帽(405)的外径,第一绳帽头第二装配腔体的内径大于等于柔性电缆组件(400)的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具过线组件,其特征在于,公接头(100)的公接头第一装配部(103)上圆周分布多个公接头螺钉孔(105),悬挂垫圈(307)通过螺钉(308)同轴心固定在公接头第一装配部(103)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具过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母接头(500)内侧设置内径依次增大的母接头第一装配腔体(501)、母接头第二装配腔体(502)、母接头第三装配腔体(503)和母接头第四装配腔体(504),第三绝缘套(311)、绝缘垫(312)、堵头(314)分别同轴心设置在母接头第一装配腔体(501)、母接头第二装配腔体(502)以及母接头第四装配腔体(504)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具过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正极接线头(313)同轴心设置在母接头第三装配腔体(503)内,并通过与连接杆(309)与绝缘垫(312)固定连接。
9.一种超短半径随钻陀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短半径随钻陀螺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钻具过线组件。
10.根据权利1-8任一所述的钻具过线组件在石油、煤矿及地质勘探钻井工程领域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多贝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多贝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871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商务仓储管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三维分级微纳结构聚苯胺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