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深海管道的循环加载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08542.7 | 申请日: | 202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48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余杨;叶超涵;许伟澎;刘泽生;徐盛博;胡少谦;李昊达;李振眠;刘欣;成司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 | 分类号: | G01N3/32;G01N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焦海峰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深海 管道 循环 加载 装置 | ||
1.一种用于深海管道的循环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舱(1),各自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试验舱(1)中的轴向循环加载机构(2)和弯矩循环加载机构(3);其中,
所述试验舱(1)上形成有可开放或闭合的注水口(11)、出水口(12)和排气口(13);
所述轴向循环加载机构(2)包括其中一端延伸至所述试验舱(1)中的沿所述试验舱(1)的轴向方向延伸的轴力传动杆(21),以及连接于所述轴力传动杆(21)的另一端且位于所述试验舱(1)外部的用于沿轴向方向推动所述轴力传动杆(21)的第一偏心结构;
所述弯矩循环加载机构(3)包括位于所述试验舱(1)中且能够套接待测管道(4)的传动支架(31),以及位于所述试验舱(1)外部的第二偏心结构(33),且所述传动支架(31)与所述第二偏心结构(33)之间通过沿径向方向可移动地设置的径向传动杆组件(3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心结构包括第一偏心轮组件(22),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偏心轮组件(22)转动的第一驱动件(23),所述轴力传动杆(21)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偏心轮组件(22)上,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试验舱(1)中,所述第一驱动件(23)通过所述第一偏心轮组件(22)带动所述轴力传动杆(21)沿轴向方向往复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循环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偏心结构(33)包括第二偏心轮组件(321),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偏心轮组件(321)转动的第二驱动件(322),且所述第二偏心轮组件(321)与所述传动支架(31)之间通过顺次连接的活塞杆(323)和弯矩传动杆(32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循环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支架(31)包括沿所述试验舱(1)的轴向方向顺次设置的第一支板(311)和第二支板(312),且所述第一支板(311)与所述第二支板(312)上形成有同轴且与所述试验舱(1)的轴向方向相同的穿孔(313),所述第一支板(311)与所述第二支板(312)通过连板(314)与所述弯矩传动杆(32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循环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口(11)与所述出水口(12)位于所述试验舱(1)中靠近底部的一侧,且所述注水口(11)与所述出水口(12)分设于所述试验舱(1)的两端,所述排气口(13)位于所述试验舱(1)中靠近顶部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循环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舱(1)的两端可开放或闭合地设置有舱盖,所述舱盖上可拆卸地连接有用于固定待测管道(4)的法兰(17)。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循环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23)与所述第二驱动件(322)配合形成为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51),以及自所述伺服电机(51)的输出杆(52)向外延伸的转向变速组件,且所述第一偏心轮组件(22)和所述第二偏心轮组件(321)中的至少一个通过所述转向变速组件连接于所述伺服电机(5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循环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偏心轮组件(321)与所述伺服电机(51)的输出杆(52)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一偏心轮组件(22)与所述转向变速组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循环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变速组件包括套接于所述伺服电机(51)的输出杆(52)上的第一锥齿轮(53),与所述第一锥齿轮(53)啮合且可自转设置的第二锥齿轮(54),且所述第二锥齿轮(54)上设置有转杆(55),所述转杆(55)上沿轴线方向套接有多个主动轮(56),所述第二偏心轮组件(321)上贯穿有驱动杆(57),所述驱动杆(57)上沿轴线方向套接有多个外表面与所述主动轮(56)各自啮合的从动轮(58),所述从动轮(58)与所述驱动杆(57)之间形成有卡槽(59),所述驱动杆(57)上可滑移地设置有能够卡接于所述卡槽(59)中的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854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