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区块链的工业互联网标识信息解析方法以及相关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107975.0 | 申请日: | 2021-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29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 发明(设计)人: | 许方敏;杨帆;马易雯;赵成林;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H04L61/4511;H04L61/10;H04L67/10;G06F16/27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2 | 代理人: | 宋教花 |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区块 工业 互联网 标识 信息 解析 方法 以及 相关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工业互联网标识信息解析方法以及相关装置,方法包括:接收用户端发送的工业互联网设备标识信息的标识解析请求;根据所述标识解析请求,在解析服务器中进行解析;其中,所述解析服务器至少包括如下之一:递归解析节点系统、国家顶级节点解析服务器、行业二级节点解析服务器、企业节点解析服务器,在所述递归解析节点系统、所述国家顶级节点解析服务器、所述行业二级节点解析服务器中均建立预设区块链;基于所述预设区块链上存储的所述数据以及所述解析服务器,向所述用户端返回所述工业互联网设备标识信息的标识解析结果;本申请能够实现在不同标识解析系统之间的安全互联互通以及共识一致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业互联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工业互联网标识信息解析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互联网存在多种标识解析系统,给数据的互联互通和使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物联网标识解析服务能够实现物联网资源命名和寻址,实现海量物联网资源的互联互通。
相关技术中,在不同标识解析系统之间无法有效进行安全互联互通和高效处理。具体而言,包括如下缺点:
1)基于区块链的对等标识解析系统存在的问题,现有的基于区块链的对等标识解析系统仅考虑了系统之间的可信互通,却忽视了单一系统内部的可靠性保证。
2)对等标识解析系统共识效率较低,无法满足大量工业标识解析数据的高效处理。
3)针对标识内容替换算法存在问题,会出现占用较多内存的问题。
针对相关技术中上述基于区块链的对等标识解析系统存在的问题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工业互联网标识信息解析方法以及相关装置,能够解决基于区块链的对等标识解析系统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工业互联网标识信息解析方法,包括:接收用户端发送的工业互联网设备标识信息的标识解析请求;根据所述标识解析请求,在解析服务器中进行解析;其中,所述解析服务器至少包括如下之一:递归解析节点系统、国家顶级节点解析服务器、行业二级节点解析服务器、企业节点解析服务器,在所述递归解析节点系统、所述国家顶级节点解析服务器、所述行业二级节点解析服务器中均建立预设区块链,所述预设区块链用于存储节点数据、地址数据;基于所述预设区块链上存储的所述数据以及所述解析服务器,向所述用户端返回所述工业互联网设备标识信息的标识解析结果。
进一步地,对所述预设区块链还包括如下的配置操作:基于不同的所述预设区块链中的所述数据,在所述区块链采用不同的共识机制,其中所述共识机制至少包括如下之一:DPo2C+PBFT、PBFT,所述区块链至少包括如下之一:公有链、联盟链。采用DPo2C+PBFT共识能够进一步提高对恶意节点的容错性。
进一步地,所述标识解析请求中至少包括异构标识,所述标识解析结果为对等解析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国家顶级节点解析服务器的区块链采用PBFT共识算法;在所述国家顶级节点解析服务器建立对等解析联盟链;根据所述递归解析节点系统的查询请求,基于对等解析联盟链进行解析并返回所述标识解析请求对应的行业二级节点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行业二级节点解析服务器的区块链使用DPo2C确定出超级节点并结合PBFT算法达成共识;在所述行业二级节点解析服务器建立对等解析公有链;根据所述递归解析节点系统的查询请求,在所述行业二级节点解析服务器的区块链内完成多个协议之间的互相映射、解析,并返回对应的企业级节点信息。
进一步地,在所述企业节点解析服务器使用内部数据库系统;根据所述递归解析节点系统的查询请求,在内部数据库系统内进行查询,并返回所标识解析请求的标识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79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UV固化聚烯烃热熔胶制备设备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圆柱锂电池顶端贴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