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低碳排放型VOCs净化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07301.0 | 申请日: | 2021-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0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晶欣;齐立强;周紫微;陈其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 主分类号: | B01D53/32 | 分类号: | B01D53/32;B01D53/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孙盟盟 |
| 地址: | 071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等离子体 技术 排放 vocs 净化 装置 方法 | ||
1.一种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低碳排放型VOCs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液相净化单元一(1)、气-液相净化单元二(2),所述气-液相净化单元一(1)的出气口与所述气-液相净化单元二(2)的进气口相连接;所述气-液相净化单元一(1)包括:气相VOCs净化室一(3)和液相碳捕集室一(4),所述气相VOCs净化室一(3)置于所述液相碳捕集室一(4)的内部;所述气-液相净化单元二(2)包括:气相VOCs净化室二(5)和液相碳捕集室二(6),所述气相VOCs净化室二(5)置于所述液相碳捕集室二(6)的内部,所述液相碳捕集室一(4)与所述液相碳捕集室二(6)内均注有吸收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低碳排放型VOCs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相VOCs净化室一(3)与所述气相VOCs净化室二(5)结构相同,包括:进气口(7)、电极室(8)及气相均压室(9),所述电极室(8)上端与所述进气口(7)相连,下端与所述气相均压室(9)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低碳排放型VOCs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室(8)内部设有多通道针板式放电极(10),下部设有逆止阀(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低碳排放型VOCs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相均压室(9)侧壁连接有微孔扩散管(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低碳排放型VOCs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相净化单元一(1)与所述气-液相净化单元二(2)串联运行,之间由导流室一(13)连接,所述气-液相净化单元一(1)远离所述气-液相净化单元二(2)的一侧设有液位计(14),所述气-液相净化单元二(2)远离所述气-液相净化单元一(1)的一侧连接有导流室二(15),所述导流室二(15)出水口连接有吸收液再生装置(16),用于对吸收溶液加热析碳再利用;所述吸收液再生装置(16)连接有吸收液调质箱(17),所述吸收液调质箱(17)连接有补液管(18)及水泵(19),再生吸收溶液由所述水泵(19)泵压回气-液相净化单元一的进水口(24),达到吸收溶液的循环利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低碳排放型VOCs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室一(13)与所述导流室二(15)结构相同,底端设有排污口(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低碳排放型VOCs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碳捕集室一(4)与所述液相碳捕集室二(6)结构相同,所述液相碳捕集室一(4)出气口设有除雾器(21),用于截留气体携带的液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低碳排放型VOCs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碳捕集室一(4)底端设有排污口(20),所述液相碳捕集室一(4)出水口设有溢流板(22)。
9.一种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低碳排放型VOCs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VOCs废气由所述进气口(7)进入所述气-液相净化单元一(1)的气相VOCs净化室一(3),与低温等离子体放电产生的高能电子和活性基团发生反应,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等小分子无机物,以及少量的副产物,净化后的尾气经气相均压及微孔扩散后,以微气泡形式进入所述液相碳捕集室一(4)中,尾气中的二氧化碳被吸收液吸收,剩余的尾气汇集至所述气-液相净化单元一(1)的顶部出口处,经所述除雾器(21)截留气体携带的液滴后,由增压气泵(23)送入气-液相净化单元二(2)中,重复前述VOCs净化和二氧化碳吸收的工作过程,以实现VOCs高效净化且尾气低碳排放的目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低碳排放型VOCs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溶液由所述进水口(24)进入到所述液相碳捕集室一(4),吸收尾气中的二氧化碳后通过所述导流室一(13)流入所述液相碳捕集室二(6),在所述液相碳捕集室二(6)中对尾气进行二次吸收后流入所述导流室二(15),由出水口流经所述吸收液再生装置(16)及所述吸收液调质箱(17),对饱和的吸收溶液进行解吸补液后由所述水泵(19)泵压回所述进水口(24)形成吸收溶液的循环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未经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730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脱蒲机用筛笼及其制造工艺
- 下一篇:一种烟丝松散解团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