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脑电信号的认知障碍识别方法、装置及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106232.1 | 申请日: | 2021-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55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 发明(设计)人: | 潘鹤夫;王晓岸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脑陆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5/372 | 分类号: | A61B5/37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电信号 认知 障碍 识别 方法 装置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脑电信号的认知障碍识别方法、装置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脑电信号;确定脑电信号的时域特征、频域特征和同步特征;对同步特征、时域特征和频域特征进行降维处理,得到降维数据;将降维数据分别输入至预构建的至少两个认知障碍识别模型,得到至少两个第一分析结果;基于时域特征,确定第二分析结果;依据至少两个第一分析结果和第二分析结果,确定针对用户的认知障碍识别结果。本申请实现了对认知障碍的快速识别,降低诊断成本,提高对认知障碍进行识别的精度的目的,避免了因相关技术中仅执行一次分析即得到分析结果导致的识别结果精度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脑电信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脑电信号的认知障碍识别方法、装置及介质。
背景技术
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是介于正常老年脑部衰退和阿兹海默症之间的疾病状态。临床发现,在轻度认知障碍的早期阶段对患者进行药物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症状、延缓病情发展。目前抑郁症的诊断主要应根据病史、临床症状、病程及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因此,这种诊断方式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研究发,认知障碍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脑电信号脑电波不同。因此,为了克服对认知障碍的诊断易受主观因素影响的问题,相关技术中主要采用对脑电信号的分析来对认知障碍进行识别。然而,这种识别方式存在分析时间长,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脑电信号的认知障碍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脑电信号的认知障碍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的脑电信号;
确定脑电信号的时域特征、频域特征和同步特征;
对同步特征、时域特征和频域特征进行降维处理,得到降维数据;
将降维数据分别输入至预构建的至少两个认知障碍识别模型,得到至少两个第一分析结果;
基于时域特征,确定第二分析结果;
依据至少两个第一分析结果和第二分析结果,确定针对用户的认知障碍识别结果。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脑电信号的认知障碍识别装置,该装置包括:
信号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脑电信号;
特征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脑电信号的时域特征、频域特征和同步特征;
降维处理模块,用于对同步特征、时域特征和频域特征进行降维处理,得到降维数据;
第一分析模块,用于将降维数据分别输入至预构建的至少两个认知障碍识别模型,得到至少两个第一分析结果;
第二分析模块,用于基于时域特征,确定第二分析结果;
障碍识别模块,用于依据至少两个第一分析结果和第二分析结果,确定针对用户的认知障碍识别结果。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
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一个或多个程序配置用于:执行上述基于脑电信号的认知障碍识别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基于脑电信号的认知障碍识别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脑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脑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62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