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积分罗氏线圈盘状积分电阻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05862.7 | 申请日: | 202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72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7 |
发明(设计)人: | 周海滨;张文译;王一帆;陈骁;彭帅;韩佩妤;林庆果;闫德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船舶专利中心 11026 | 代理人: | 何新 |
地址: | 10009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积分 线圈 电阻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积分罗氏线圈盘状积分电阻及其制造方法,盘状积分电阻包括同轴电阻盘,其包括呈盘状设置的PCB板和设置在PCB板上呈放射状环形排布的多个贴片电阻,其中,贴片电阻的电阻值和数量依据自积分罗氏线圈的积分条件进行确定,同轴电阻盘设于罗氏线圈的壳体侧面开设的安装孔内;回流体,其套设在同轴电阻盘外用以固定同轴电阻盘,回流体作为回流导体与罗氏线圈的壳体电连接且固定,回流体在远离罗氏线圈的一端安装有与同轴电阻盘同轴的电缆头;其中,罗氏线圈的壳体内设有罗氏线圈,且同轴电阻盘的中心电极与罗氏线圈绕组的一端以及设于同轴电阻盘和电缆头之间的匹配电阻的一极电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脉冲电流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积分罗氏线圈盘状积分电阻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罗科夫斯基线圈(Rogowski Coil,简称罗氏线圈)是非直流电流的测量仪器,其与待测放电电路无物理连接,在电力工业的交流大电流测量、脉冲高功率领域的脉冲大电流测量中均有广泛应用。
罗氏线圈的原理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安培环路定律,当被测电流i流过线圈中心时,线圈包围体积内即可产生磁场,且磁场随变流变化产生响应的变化,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线圈绕组随之产生感生电动势,该电动势与导体中的电流的时间微分成正比,为了得到与电流成正比的输出信号,需要对感生电动势进行积分,因此,需要一个积分器对信号进行处理。根据积分电阻的不同分为自积分型和外积分型。自积分型罗氏线圈通常用于测量MHz以上的高频高幅值电流脉冲;外积分型罗氏线圈通常需要外积分环节,通常适合测量中低频脉冲电流信号。
自积分式罗氏线圈在出线端并联一个采样电阻,输出的信号直接为电流信号,不需要外加积分器,在实际应用中较外积分罗氏线圈更为方便。自积分罗氏线圈可分为带磁芯和空心两类,带磁芯罗氏线圈受到磁芯性能限制,存在磁饱和以及带宽不足的问题,往往不能测量高频、大幅值信号。空心罗氏线圈则不存在以上问题,但为了满足自积分条件,减小线圈的相位误差和幅值误差,积分电阻的阻值需要很小(数十到数百毫欧量级);为了减小波形畸变,以提高罗氏线圈的性能,需要减小积分电阻的电感。这种有限尺寸的低电感、小阻值电阻通常难以制作,且不同个体间差异较大,不易批量化生产。
针对自积分罗氏线圈积分电阻制作难度大,精度不易控制的问题,专利CN104502664A给出了一种低阻值无感自积分罗氏线圈积分电阻及其制造方法,采用双面喷金的薄膜作为积分电阻,通过回流的办法获得低感电阻;专利CN106154013A给出了一种复合型罗氏线圈积分电阻及其制造方法,实现了在低频段信号的较好测量效果。
其中,专利CN104502664A给出的积分电阻由圆筒状金属支撑形成骨架,外表面有薄膜材料形成的绝缘层,绝缘层外表面有喷金层,喷金层采用焊接的方式出线,分别与罗氏线圈绕组、匹配电阻及电缆头相连接。专利CN106154013A给出的积分电阻由回流装置、外积分电阻、自积分电阻、电缆头和积分电容组成。外积分电阻和外积分电容串联形成外积分器;罗氏线圈绕组出线与自积分电阻一端连,另一端与罗氏线圈外壳相连;外积分器的一端与自积分电阻的另一端相连,另一端与外壳相连;电缆头的外壳端与罗氏线圈外壳端相连,另一端与外积分器一端相连。
但是,专利CN104502664A给出的方案存在尺寸不易控制,制作难度高、电阻阻值不易精确控制,电阻阻值范围比较小等不足。
专利CN106154013A给出的方案存在结构相对复杂,对高频段信号测量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批量制作容易、一致性好的低阻值、低电感的自积分罗氏线圈盘状积分电阻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积分罗氏线圈盘状积分电阻,包括:
同轴电阻盘,其包括呈盘状设置的PCB板和设置在所述PCB板上呈放射状环形排布的多个贴片电阻,其中,所述贴片电阻的电阻值和数量依据所述自积分罗氏线圈的积分条件进行确定,所述同轴电阻盘设于罗氏线圈的壳体侧面开设的安装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未经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58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包芯片
- 下一篇:一种具有监测功能的医疗康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