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蟹笼矩阵分布式液力投饵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104858.9 | 申请日: | 2021-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403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 发明(设计)人: | 金恒;史策;王春琳;娄梦帆;何锡威;赵雪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宁波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K61/80 | 分类号: | A01K61/80;A01K61/59 |
| 代理公司: | 宁波大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42 | 代理人: | 毛翔威 |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矩阵 分布式 液力投饵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蟹笼的投饵系统,特别是一种蟹笼矩阵分布式液力投饵系统,包括矩阵排布的蟹笼,循环水系统以及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其中,循环水系统包括循环净水装置;供颗粒物饵料通过的给水管路,其包括主给水管路与分给水管路;回水管路;变频增压泵;电磁流量计;颗粒物饵料加料斗;透空式T型电磁三通球阀以及光电传感器。同时,本发明中还涉及一种蟹笼矩阵分布式液力投饵方法。本发明解决了“通过整合液力投喂系统与循环水系统,实现蟹笼矩阵分布式投饵”的技术问题,具备低成本、高集成度、高效精确、少空间占用,另外具备结构简单,低故障率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蟹笼的投饵系统,特别是一种蟹笼矩阵分布式液力投饵系统,同时本发明中还涉及一种蟹笼矩阵分布式液力投饵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基于循环水系统的蟹笼养殖过程中,饵料投喂多数由人工完成,费时费力。如专利号为201110354588.7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三疣梭子蟹的循环立体水处理系统。
目前,也有部分采用机械装置(设备)进行自动化投喂的养殖系统。又如专利申请号202010516012.5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含有垂直输送机构的蟹公寓自动投饵装置。
具体的,其通过垂直输送机构、N个水平轨道、投料小车和控制系统构成蟹公寓自动投饵装置,垂直输送机构按照其传送位置从下到上被分为N层,当需要对蟹公寓的第1层养殖箱组进行投饵时,控制系统控制投料小车从垂直输送机构中离开并进入第1层养殖箱组对应的水平轨道,沿该水平轨道依次行进至该层养殖箱组中需投料的养殖箱处进行投料,当需要对蟹公寓的第2层或者第2层以上养殖箱组进行投饵时,控制系统先控制垂直输送机构将投料小车运送至对应层,然后控制投料小车从垂直输送机构中离开并进入需投料的养殖箱组对应的水平轨道,沿该水平轨道依次行进至该层养殖箱组中需投料的养殖箱处进行投料,当某一层养殖箱组中所有需投料的养殖箱都投料完成时,投料小车沿该层养殖箱组对应的水平轨道返回垂直输送机构,此时如果蟹公寓中所有需投料的养殖箱组的投料已完成,垂直输送机构将投料小车送至第1层等待,如果蟹公寓中还存在需投料的养殖箱组,垂直输送机构将投料小车送往下一个需投料的养殖箱组所在层,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投料小车和垂直输送机构的协同工作,由此本发明可以实现蟹公寓的自动投饵,劳动强度较低,且投喂精度较高。
上述结构的自动化投喂装置(系统)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需要独立于蟹笼循环水系统独立布置,集成度低、占用空间大、耗电量大,且因复杂结构导致其后期的使用故障率也会大概率的上升,造成较高的运维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发明目的是基于蟹笼矩阵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创造性的整合投喂系统与循环水系统,实现低成本、高集成度、少空间占用,另外结构简单,低故障率的半自动化液力投饵。
本发明的另一个发明目的是基于蟹笼矩阵的循环水养殖系统,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与变频增压泵,电磁流量计,颗粒物饵料加料斗,专用透空式T型电磁三通球阀以及光电传感器的协同工作,实现矩阵分布式且独立循环水养殖蟹笼的定时定量、精准高效的投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蟹笼矩阵分布式液力投饵系统,包括:
矩阵排布的蟹笼;
循环水系统,包括循环净水装置;供颗粒物饵料通过的给水管路,其包括主给水管路与分给水管路;回水管路;变频增压泵;电磁流量计;颗粒物饵料加料斗;透空式T型电磁三通球阀以及光电传感器;
其中,所述透空式T型电磁三通球阀包括电磁控制部分、阀体和球阀芯,所述阀体设有球阀座以及与球阀座相贯通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的轴线经过所述球阀座的球心,且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的轴线均与所述第二通道的轴线相垂直,球阀芯活动地设置在球阀座中,其内部形成有供颗粒物饵料通过的T型通道,且在所述T型通道的背部设有自T型通道延伸至球阀芯外部的通孔,所述球阀芯配置成受控地转动,以利用T型通道使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中的至少两个相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宁波大学,未经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48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紧凑式安全销
- 下一篇:电动车窗控制方法及电动车窗控制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