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泛化综合负荷模型及其建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04833.9 | 申请日: | 2021-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0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董坤;汤奕;赵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溧阳研究院;东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G06K9/6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3300 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昆仑街道***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泛化 综合 负荷 模型 及其 建立 方法 | ||
1.一种电力泛化综合负荷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力电子接口电路,所述电力电子接口电路用于为电网中各类负荷元件进行分布式新能源并网提供静态无功补偿;
智能控制逻辑模块,所述智能控制逻辑模块用于基于电网电源指标进行就地控制算法;
电力负荷元件模型,所述电力负荷元件模型包括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
配电网配电设备模型,所述配电网配电设备模型用于为电网中各类负荷元件配送电能;
分布式发电模型,所述分布式发电模型用于产生电能并为电网供应电能;
储能负荷元件模型,所述储能负荷元件模型用于充放电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泛化综合负荷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电子接口电路依据L2G,G2L和G2L/L2G双模式下分别采用不同的拓扑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泛化综合负荷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网配电设备模型、所述分布式发电模型、所述电力负荷元件模型均为同类负荷元件的聚类模型。
4.一种电力泛化综合负荷模型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建立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泛化综合负荷模型,方法包括:
第一步骤,借助于电力大数据,判断配电网类型,所述电网类型包括交流配电网、直流配电网、交直流配电网;
第二步骤,借助于电力大数据,判断电力综合负荷中电力电子接口电路的类型,并根据负荷元件已经运行状态确定其智能控制逻辑模块;
第三步骤,借助于电力大数据,确认电力负荷元件模型,储能负荷元件模型,分布式发电模型;
第四步骤,借助于于电力大数据技术和智能技术,辨识获取同类负荷元件聚合参数;
第五步骤,提出电力泛化综合负荷模型结构,形成电力泛化综合负荷模型。
5.根据权利4所述的一种电力泛化综合负荷模型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电力大数据包括运行历史数据、电网设计图纸、电网规划文档和电网实时运行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溧阳研究院;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溧阳研究院;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483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视觉的平面孔测量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全电驱动的折弯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