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塑料表面制备Cu-CNTs超疏水镀层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04610.2 | 申请日: | 202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7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康志新;蔡斌;郭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7/06 | 分类号: | C08J7/06;C25D5/56;C25D7/00;C08L5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钟燕琼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表面 制备 cu cnts 疏水 镀层 方法 | ||
1.一种在塑料表面制备Cu-CNTs超疏水镀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电镀Cu-CNTs复合镀层:将预镀银处理后的塑料置于复合镀液中,通过电镀法制备Cu-CNTs复合镀层;所述复合镀液由碳纳米管、十二烷基硫酸钠、五水硫酸铜、硫酸和水组成;
(2)Cu-CNTs复合镀层的浸润性转变:将步骤(1)所得Cu-CNTs复合镀层进行清洗,随后放置于空气中或进行干燥,Cu-CNTs复合镀层由亲水状态转变为超疏水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复合镀液组成成分为:碳纳米管1~2.5g/L、十二烷基硫酸钠0.5~1.5g/L、五水硫酸铜180~240g/L、硫酸20~40ml/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电镀的温度为20~30℃,电流密度为0.5~2.5A/dm2,电镀时间为3~10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的过程附加500r/min的磁力搅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干燥的温度为70~90℃,时间为48~72小时;所述放置于空气中的时间大于等于11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碳纳米管为羧基化的多壁碳纳米管,且直径小于8nm,长度为10~3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复合镀液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将五水硫酸铜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加入硫酸,得到电镀液;取碳纳米管和十二烷基硫酸钠在去离子水中超声分散均匀,再加入到电镀液中,在超声作用下混合均匀,得到复合镀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塑料为ABS塑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预镀银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将ABS塑料清洗之后依次置于硅烷偶联剂溶液和敏化液中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和敏化处理,随后置于化学镀银液中进行预镀银处理;以上每一步处理之后都需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清洗;
所述的硅烷偶联剂溶液为3-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酒精溶液,其中3-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浓度为10~30ml/L,酒精溶液由体积分数为1:9的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组成;所述表面改性处理为将工件置于硅烷偶联剂溶液中浸泡50~70分钟;
所述敏化液为氯化亚锡与盐酸的水溶液,其中氯化亚锡浓度为15~25g/L,盐酸浓度为30~50ml/L,所用盐酸为37wt%的盐酸溶液;敏化条件为将工件在常温的敏化液中浸泡5~15分钟;
所述预镀银处理为将工件放置在40~50℃的银氨溶液中,加入同等体积的还原剂溶液施镀5~15分钟,其中银氨溶液由15~20g/L的硝酸银溶液滴加氨水至澄清制成,还原剂为7.5~10g/L的葡萄糖的水溶液。
10.由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Cu-CNTs超疏水镀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461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