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餐厨垃圾智能分离处理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03837.5 | 申请日: | 202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2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杨远鹏;彭伶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天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元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797 | 代理人: | 李琼 |
地址: | 51063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华穗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智能 分离 处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相关技术领域,公开了餐厨垃圾智能分离处理方法及系统,包括微生物检测模块、气体检测模块、总量计量模块以及处理控制模块;通过微生物检测模块、气体检测模块以及总量计量模块的设置,能够在对一堆餐厨垃圾进行处理前,对其进行分析以及预估计算,从而获得其在无害化处理过程中所需要消耗的用于处理的化学或是生物物质的总和,进而生成控制相对应物质投放设备在处理过程中进行持续性投放,这样的系统设置方式,使得在进行垃圾处理时,能够合理有效的控制中和物质的使用量,在能够有效的处理有害物质的同时,避免对中和物质的浪费,解决了传统定量式投放中存在的处理不完全或是中和物质大量浪费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是餐厨垃圾智能分离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垃圾分类是指将垃圾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划分回收的行为,垃圾分类的目的在于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降低对环境的资源索取和浪费,达到物质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其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等多方面的效益,而在对于分类后垃圾的处理中,餐厨垃圾的处理最为繁琐,因其成分往往较为复杂,且含有较多的微生物等,因此,混合后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或是有毒有害气体,直接排放会造成大量的环境污染,甚至产生病毒的传播,对环境、社会设置养殖种植业均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现有技术在对餐厨垃圾进行处理时,往往需要对其进行固液分类,并对其中的部分物质如油等进行分离,在这一过程中或是这一过程完成后,往往还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的处理,主要包括微生物的处理以及一些有机物的分解处理等,现有技术多通过投放中和液或是反应物质的方式进行中和反应处理,效果往往较为良好。
但现有技术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保证能够对垃圾中的相关物质微生物等进行有效的处理,现技术在使用时多采用投入定量(一般情况下设置一定富余,即过量)的中和液进行处理,但这样的处理方式存在中和液的大量浪费以及部分情况下中和液不足以完全的对相关物质及微生物进行完全的处理,导致垃圾的处理不完全,后续微生物重新爆发,影响垃圾的处理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餐厨垃圾智能分离处理方法及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餐厨垃圾智能分离处理系统,包含以下步骤:
微生物检测模块,用于采集并生成微生物分布数据,所述微生物分布数据包括微生物种类以及微生物分布密度;
气体检测模块,用于采集并生成气体成分数据,所述气体成分数据用于表征气体的成分以及成分含量;
总量计量模块,用于采集并生成垃圾的总量信息,并根据所述微生物分布数据和所述气体成分数据生成中和总量数据,所述总量信息为垃圾的总质量或总体积,所述中和总量数据包括微生物总量数据以及气体成分总量数据;
处理控制模块,用于根据中和总量数据生成处理控制信息,输出所述处理控制信息,所述处理控制信息用于表征餐厨垃圾分离处理中对处理药剂的使用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总量计量模块包括:
垃圾总量获取单元,用于采集并分别生成所述垃圾的总量信息;
处理物总量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总量信息以及所述微生物分布数据和所述气体成分数据生成中和总量数据,所述中和总量数据包括微生物的总量数据以及气体成分总量数据。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垃圾总量获取单元具体还包括:
固液量取子单元,用于采集并生成固液垃圾的总量信息;
气态量取子单元,用于采集并生成气态垃圾的总量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方案:还包括:
处理监测模块,用于在垃圾处理过程中进行监测,生成实时监测数据。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处理监测模块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天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天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38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