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钻孔与沉积分析的城市浅层地下古河道表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02966.2 | 申请日: | 202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46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G06F119/02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1 | 代理人: | 朱俊峰;田文举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钻孔 沉积 分析 城市 地下 河道 表征 方法 | ||
1.基于钻孔与沉积分析的城市浅层地下古河道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一)、参照地表继承性的现代沉积,根据现今河道样式及分布特征和水动力条件,初步分析推测城市浅层地下古河道可能分布的样式及区域;
(二)、对城市浅层地下古河道全区域做等时高精度地层对比;
(三)、通过钻探工作和浅层地球物理资料,在步骤(一)及前人区域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沉积构型理论和方法,选择典型区域和重大建设区,按照预测可能的古河道规模密集布设地质钻孔,通过密集地质钻孔对典型区域和重大建设区的古河道样式、规模进行沉积综合解译,明确单一河道的定量模式;
(四)、厘清城市地下古河道的准确分布和特征;
(五)、根据城市地下古河道的准确分布和特征,以垂向古河道发育的期次为依据,有针对性的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深地进行分层,对古河道发育位置和不发育位置的岩土特征进行分析,基于其工程力学特征,提出工程开发的建议和规避建议,指导地下空间开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钻孔与沉积分析的城市浅层地下古河道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的具体内容为:地层对比是精细刻画古河道的基础,为了保障河流相地层精细对比问题,采用“标志层控制、旋回对比、分级约束、三维闭合”的地层对比方法及原则:
(1)、标志层控制
标志层是指分布范围广、岩性特殊、厚度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等时性的地层,利用标志层进行地层控制性约束;
(2)、旋回对比
旋回对比是在基准面旋回划分的基础上,根据地层的岩性、地球物理特征,按沉积旋回进行地层对比,而不是单纯的岩性和粒度对比;
(3)、分级约束
在标志层控制下,利用单一期古河谷-单一期古河道各个次一级地层的沉积旋回特点逐级进行对比, “分级约束”亦即按照不同级次建立地层格架,从高级次到低级次逐级进行地层对比;
(4)、三维闭合
三维闭合即将全区对比骨架剖面在三维空间内进行闭合,避免地层对比过程中出现不同层位,不同其次河道进行串层的问题,以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等时地层格架,其具体方法包括:① 桥式对比,在顺物源和切物源两个方向的建立若干相交对比剖面;②三角网对比,将不在剖面上的钻孔与剖面上的钻孔以及剖面之间的钻孔连接成三角网,进行系统对比和闭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钻孔与沉积分析的城市浅层地下古河道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的具体内容为:
(1)、明确解剖的精度:解剖的精度受控于地下的复杂程度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实际需求程度,包括单一期古河谷与单一期古河道两个层次:
单一期古河谷,具体指多期古河道的复合体,目前城市地质地下解剖程度多集中在这个规模,其分布特征研究虽能基本满足城市规划阶段的需求,但具体到某一区域或工程开发时,其表征程度还远不能满足了解对地下岩土体分布的要求;
单一期古河道,是同一古河谷范围内一定时期沉积河流体系,在区域地下空间的开发领域主要为中长期的地下轨道及机动车道,古河道内发育的砾石容易对盾构开挖产生不利影响,工作精度集中在单一期河道层面;
(2)、选定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区域,布置密集钻孔进行地下河道解剖,总结适合研究区的古河道边界识别标志、河道单元叠置样式及定量规模,在沉积模式的指导之下,按照“垂向分期、测向划界、平剖互动”的思路对全区进行古河道解剖,总结单一期古河道及分布特征,同时获得其展布样式及定量规模,用于指导邻区或者类似沉积环境的古河道解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科学院,未经中国地质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296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