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螺环类化合物及其有机发光器件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101783.9 申请日: 2021-09-18
公开(公告)号: CN113717153B 公开(公告)日: 2022-11-04
发明(设计)人: 苗玉鹤;孙月;刘喜庆;韩春雪 申请(专利权)人: 长春海谱润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D401/10 分类号: C07D401/10;C07D401/14;C07D405/10;C07D235/18;C07D263/57;C07D405/14;C07D409/10;C07D409/14;C07D413/10;C07D413/14;C07D417/10;C07D471/04;H01L51/54
代理公司: 北京中和立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6 代理人: 杨磊
地址: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北湖科技*** 国省代码: 吉林;2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螺环类 化合物 及其 有机 发光 器件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螺环类化合物及其有机发光器件,涉及有机光电材料技术领域。将本发明提供的螺环类化合物作为电子传输材料或空穴阻挡材料应用于有机发光器件中,由于含有刚性结构,使其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了化合物的成膜性以及热稳定性;化合物中的含氮基团,具有较高的电子亲和性,使化合物具有优秀的电子传导特性;同时,本发明化合物具有高的HOMO能级,能将空穴有效地阻挡在发光层内,使电子和空穴在发光层中的复合几率升高,器件表现出高的发光效率和使用寿命。另外,将该化合物作为覆盖层应用于有机发光器件中,能有效抑制外光反射和消光反应,提高光取出性能,从而提高有机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和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光电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环类化合物及其有机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相比于传统的LCD技术,不但体轻质薄、响应速度快、视角广、低功耗,且具有自发光、可实现柔性显示等独特优势,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穿戴、电视显示、VR、车载显示及照明等领域。

关于OLED的研究,最早可追溯至1936年,由Destriau等人以ZnS粉末作为发光材料观察到了电致发光现象,到后来的1963年,Pope等人在单晶蒽上发现了电致发光现象,并制备出了有机发光器件,但是,由于器件的驱动电压过高,发光效率很低,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很大的反响与关注。直到1987柯达公司的邓青云等人采用氧化铟锡(ITO)和镁铝合金作为电极,芳基二氨(Diamine)作为空穴传输材料,八羟基喹啉铝(Alq3)作为电子传输和发光材料,制备出的有机发光器件,发光性能有了很大的改善,引起了显示发光领域研究人员的极大重视,推动了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研究进程。

在科学研究者的不断努力下,有机发光技术越来越成熟,器件的结构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根据有机功能层数不同,OLED器件可分为以下几类:(1)单层器件:由双极性发光材料制备,仅含发光层一种功能层,为最理想的OLED器件结构;(2)双层器件:在单层器件的基础上增加了电子或者空穴传输层,这种器件也具备一定的电子传输或空穴传输性能;(3)三层器件:在单层器件的基础上,同时包含了电子和空穴传输层;(4)多层器件:是对三层器件进行了优化,引入电子注入层、空穴阻挡层、电子阻挡层或空穴注入层,也是目前商业上采用最多的器件结构。

由上可知有机发光器件是由性能迥异的多种功能层组成,形成一个可实现光电转化的整体结构。其中,各个功能层都具备自己的作用,注入层的作用在于使电极上发射的电子或空穴能更加容易地进入传输层,传输层用于传输电子或空穴,发光层的作用在于复合形成不稳定的激子后跃迁发光,覆盖层的作用在于通过抑制外光反射和消光反应达到提高发光效率的目的。各个功能层又对应不同有机功能材料,然而,目前常用的具有电子传输性质的功能材料性能欠佳,器件的光取出能力较低,不能满足目前所需。因此,开发出能够提升器件性能的具有电子传输性质以及光取出特质的功能材料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螺环类化合物及其有机发光器件。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螺环类化合物,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

所述A选自以下所示基团,

所述R2选自氢、氘、卤素、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5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15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25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20的杂芳基中的一种,所述n选自1、2、3或4,当n大于2时,多个R2相同或不同,或相邻取代基R2结合成环;

所述Y选自O、S、N(R3)中的一种,所述R3选自氢、氘、卤素、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5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15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25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20的杂芳基中的一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海谱润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春海谱润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17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