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群通信系统的啸叫抑制方法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01199.3 | 申请日: | 202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4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梁鹏;梁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真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9/08 | 分类号: | H04M9/08;H04W4/10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赵皕 |
地址: | 231200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群 通信 系统 抑制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集群通信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集群通信系统的啸叫抑制设备。其技术方案包括:声学反馈抵消器模块,对集群通信系统中发话用户终端麦克风接收信号进行处理,用来抵消来自邻近其它用户终端的声学反馈信号;声学反馈后处理模块,对声学反馈抵消器模块作进一步处理,以抑制其中的残留声学反馈信号和/或后混响信号;无听觉感知畸变的非线性处理模块,对声学反馈后处理模块的输出信号进行非线性变换,从而获得与信号相关性进一步降低的啸叫抑制设备的最终输出信号本发明首次为集群通信系统所面临的啸叫问题提供了一种全面、有效和切实可行的技术解决方案,从而为集群通信系统整体性能的进一步提升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群通信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群通信系统的啸叫抑制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的集群通信系统中,当一个用户终端发话时,其邻近的另一个用户终端的接收信号通过它的扬声器不可避免地反馈至发话用户终端的麦克风,由此便构成闭环回路,从而引发集群通信系统的不稳定性,并严重地影响集群通信系统的工作性能,甚至会产生啸叫以致使集群通信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如图8所示。
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集群通信系统的啸叫抑制方法及设备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以有效地解决集群通信系统以及诸如扩声/音系统和会议等系统所面临的啸叫问题的啸叫抑制方法及设备。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集群通信系统的啸叫抑制设备,包括:
声学反馈抵消器模块,对集群通信系统中发话用户终端麦克风接收信号进行处理,用来抵消来自邻近其它用户终端的声学反馈信号;
声学反馈后处理模块,对声学反馈抵消器模块作进一步处理,以抑制其中的残留声学反馈信号和/或后混响信号;
无听觉感知畸变的非线性处理模块,对声学反馈后处理模块的输出信号进行非线性变换,从而获得与信号相关性进一步降低的啸叫抑制设备的最终输出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声学反馈抵消器模块的输入信号,选择来自于发话用户终端上行链路中声码器的输入信号、啸叫抑制设备的输出信号或啸叫抑制设备的输出和声码器的输入之间的上行链路中任何节点处的信号的其中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声学反馈后处理模块包括残留声学反馈抑制器子模块、后混响抑制器子模块,其中:
残留声学反馈抑制器子模块用于消除声学反馈抵消器模块中的残留声学反馈信号;
后混响抑制器子模块用于消除声学反馈抵消器模块的输出信号中混杂的FIR自适应滤波器的电平信号,即后混响信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集群通信系统的啸叫抑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利用声学反馈抵消器模块对集群通信系统中发话用户终端麦克风接收信号进行处理,用来抵消来自邻近其它用户终端的声学反馈信号;
S2、再用声学反馈后处理模块对声学反馈抵消器模块作进一步处理,以抑制其中的残留声学反馈信号和/或后混响信号;
S3、最后应用无听觉感知畸变的非线性处理模块对声学反馈后处理模块的输出信号进行非线性变换,从而获得与信号相关性进一步降低的啸叫抑制设备的最终输出信号得到集群通信系统的啸叫设备最终输出信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以及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至少一个存储器、总线;其中,
所述处理器、存储器通过所述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真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真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11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