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返回式中空丝杆冷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01076.X | 申请日: | 202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4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夏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市高讯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1/12 | 分类号: | B23Q11/12 |
代理公司: | 广州恒华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9 | 代理人: | 姜宗华 |
地址: | 52604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返回 中空 冷却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返回式中空丝杆冷却系统,包括丝杆组件、管路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丝杆组件包括中空丝杆和旋转套接在中空丝杆外侧的丝杆螺母,中空丝杆两端分别为电机驱动端和油路接口端,中空丝杆内设冷却腔,冷却腔由所述油路接口端向电机驱动端延伸;所述驱动组件通过联轴器与中空丝杆的电机驱动端连接;管路组件包括回油装置和冷却油管,冷却油管插入所述冷却腔内且其外侧与中空丝杆内壁形成回油间隙,构成中空丝杆的冷却回油路径。本发明在中空丝杆内部形成返回式冷却油路结构,在工作过程中冷却油把中空丝杆内部的热量带出中空丝杆外部,达到冷却中空丝杆的效果,从而确保了中空丝杆的驱动精度,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中空丝杆结构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传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返回式中空丝杆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丝杆作为数控机床的精密部件他的稳定性和精密性对机床的加工精度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现在市面上的丝杆一般都没有经过特别的设计和加工的,直接安装到数控机床上只能作为一般的机床使用,从而直接影响了机床的性价比,更无法跟进口机床相比较,其中一部分原因是丝杆运行过程中由于摩擦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的热能,而热能骤集其中必然会影响丝杆的机械性能和物理性能,从而影响到他的精度和使用寿命。具体是丝杆运行产生热量使丝杆受热膨胀产生一个轴向的伸长和一个径向的扩张,轴向伸长直接影响了机床的定位精度和位移精度,而径向的扩张则有可能把套在丝杆上的精密轴承胀坏,严重的就卡死。所以不把丝杆运动发热的问题解决,机床的加工精度就永远提不上去,为此需要设计良好的丝杆冷却结构以提升和改善相应机床的加工精度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背景及现有技术方法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返回式中空丝杆冷却系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返回式中空丝杆冷却系统,包括丝杆组件、管路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丝杆组件包括中空丝杆和旋转套接在中空丝杆外侧的丝杆螺母,中空丝杆两端分别为电机驱动端和油路接口端,中空丝杆内设冷却腔,冷却腔由所述油路接口端向电机驱动端延伸,所述中空丝杆的电机驱动端和油路接口端分别设有一组轴承用以转动支撑中空丝杆;所述驱动组件通过联轴器与中空丝杆的电机驱动端连接,用以驱动中空丝杆的转动;管路组件包括回油装置和冷却油管,冷却油管插入所述冷却腔内且其外侧与中空丝杆内壁形成回油间隙,回油装置连接且封闭中空丝杆的油路接口端,其上开设有油冷入口和温油出口,油冷入口、冷却油管、回油间隙和温油出口依次连通构成中空丝杆的冷却回油路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说明,所述回油装置内部开设进油腔和回油腔,所述进油腔与冷却油管4的一端固定连接,从而将冷却油管4定位在中空丝杆的冷却腔中心位置,进油腔使回油装置的油冷入口8与冷却油管4相互连通;所述回油腔与中空丝杆的油路接口端转动连接,并使回油装置的温油出口9与中空丝杆的回油间隙相互连通。
更进一步地,所述中空丝杆的冷却腔从油路接口端的开口沿轴向向电机驱动端延伸,形成非贯穿槽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油管从冷却腔的轴向插入直至其前端靠近冷却腔的前端内壁,冷却油管、冷却腔和中空丝杆三者的同轴设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中空丝杆的电机驱动端设置的轴承数量一个或多个。
更进一步地,所述中空丝杆的油路接口端设置的轴承数量一个或多个
更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油管为不锈钢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中空丝杆内部形成返回式冷却油路结构,在工作过程中冷却油把中空丝杆内部的热量经过回油间隙由温油出口把热量带出中空丝杆外部,冷却油在油冷机中不断进出循环从而达到冷却中空丝杆的效果,从而确保了中空丝杆的驱动精度,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中空丝杆结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视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市高讯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肇庆市高讯数控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10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