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轨道客流全程OD提取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00934.9 | 申请日: | 202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1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潘敏荣;邹戴晓;戈悦淳;李锋;钮卫东;施进华;徐瑗瑗;樊钧;赵薇;潘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29 | 分类号: | H04W4/029;H04W4/02;H04W4/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手机 数据 轨道 客流 全程 od 提取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轨道客流全程OD提取方法及系统,包括:对手机信令数据进行预处理;根据预处理后的手机信令数据,结合移动基站网络分布的空间地理位置数据,得到用户的移动、停留的时间空间特征数据;利用所述用户的移动、停留的时间空间特征数据,分析用户的出行情况;以及,根据所述出行情况确定用户轨道出行的起点、进站点、换乘点、出站点、目的地的全程OD出行链数据;本申请具有通过信令数据与运营商基站位置信息的关联与匹配,将用户发生信令事件时刻的位置空间化、定量化,从而获取其具有时序特征的空间轨迹信息,从而使得交通客流统计更加准确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交通规划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轨道客流全程OD提取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机动化的发展,城市间空间联系加强,城市的流动人口数量逐年增多。流动人口在反应城市吸引力的同时,也增大了城市交通系统的负荷,尤其节假日期间流动人口的超大客流量可能超出城市交通系统承载力。流动人口对于城市的对外交通规划、交通方式整合、大客流时交通疏导都有很大影响。因此,识别流动人口并分析其出行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传统调查方法具有成本高、样本量小、周期长等局限性,手机信令数据作为一种具有时间、空间多维属性,实时且样本量大的数据,在流动人口出行时空分布特征提取分析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轨道交通初步网络形式,线网客流量急剧攀升,由于缺乏轨道乘客路径的追踪采集手段,现状轨道交通客流统计参照经验模型推测存在一定误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状轨道交通客流统计参照经验模型推测存在一定误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轨道客流全程OD提取方法及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轨道客流全程OD提取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轨道客流全程OD提取方法,包括:
对手机信令数据进行预处理;
根据预处理后的手机信令数据,结合移动基站网络分布的空间地理位置数据,得到用户的移动、停留的时间空间特征数据;
利用所述用户的移动、停留的时间空间特征数据,分析用户的出行情况;以及,
根据所述出行情况确定用户轨道出行的起点、进站点、换乘点、出站点、目的地的全程OD出行链数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信令数据进行必要的清洗和预处理,减少冗余无效数据、噪声数据对计算的影响,通过信令数据与运营商基站位置信息的关联与匹配,将用户发生信令事件时刻的位置空间化、定量化,从而获取其具有时序特征的空间轨迹信息,从而使得交通客流统计更加准确。
优选的,所述对手机信令数据进行预处理的步骤包括:
对手机信令数据进行清洗,剔除非法数据和重复数据;
其中,非法数据包括手机通信过程中由于触发失败产生的信令数据、短时间内基站相同的两条信令记录之间的虚假切换数据以及瞬时移动速度大于预设速度阈值的漂移数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冗余无效数据、噪声数据对计算的影响,使得计算结果更加精确,便于对交通客流的统计。
优选的,通过基于网格路径的OD识别算法和轨道交通进出换乘识别算法,确定用户轨道出行的起点、进站点、换乘点、出站点、目的地的全程OD出行链数据的步骤包括:
筛选出经过其中一个对外交通枢纽范围的所有迁移路径数据;
基于所述迁移路径数据计算当前轨迹点停留时间以及当前轨迹点与上一轨迹点的距离差,根据所述停留时间以及距离差确定轨迹点状态,其中,轨迹点状态包括停驻点和活动点;
计算连续停驻同一轨迹点的最大时间差,并将最大时间差与出行时间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识别客流OD出行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09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