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相输入双极性输出BOOST升压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00867.0 | 申请日: | 202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83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M7/219 | 分类号: | H02M7/219;H02M1/10;H02M1/42;H02M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刘二格 |
地址: | 300308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相 输入 极性 输出 boost 升压 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相输入双极性输出BOOST升压电路,包括电感L1、电感L2、电感L3、三相整流桥、二极管D7、二极管D8、电容C1、电容C2、MOS管Q1、MOS管Q2。本发明电路具有功率器件少、电路简单、可靠性高、输出电压为稳定的正负双极性电源的特点,输出的正极性和负极性直流电源分别具有单独的控制电路,相互没有影响,确保输出电压的稳定,减少对后级DC/AC逆变功率电路的电压应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整流升压电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三相输入双极性输出BOOST升压电路,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为DC/AC逆变电路提供双极性直流电源的整流升压电路。
背景技术
传统的航空变频器多采先将三相交流电源整流成为直流再采用DC/DC隔离变换的方式产生正负电压源供给后级的DC/AC逆变电路使用。同时在最终的用电负载端依然将逆变输出的N线与变频器三相交流输入的N线连接到一起,在此情况下变频器内部的DC/DC隔离变换失去原有的隔离作用,且在效率、功率密度、可靠性方面并没有优势。而BOOS电路相对于DC/DC隔离变换电路在效率、功率密度、可靠性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并且也可以为DC/AC逆变电路提供正负双极性的直流电源。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
为了解决当前机载航空变频器通过DC/DC隔离变换获得双极性直流电源工作效率低、功率密度低、可靠性低的问题,研究设计了一种三相输入双极性输出BOOST升压电路,该电路可在保证具有高转换效率、高可靠性、较少的功率器件等前提下,实现为后级DC/AC逆变电路提供稳定双极性直流电源。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相输入双极性输出BOOST升压电路,输入三相交流电源进入该电路后,首先进入三个独立的电感,经过电感后再进入三相整流桥;经过整流后得到交流电源正半周+Vi和负半周-Vi,参考基准为交流电源的中线,在+Vi和中线之间、-Vi和中线之间分别放置N沟道型MOS管,+Vi和中线之间的MOS管漏极D接+Vi,源极S接输入交流的中线,-Vi和中线之间的MOS管漏极D接输入交流的中线源极S接-Vi,两只MOS管分别用于控制+Vi和中线及-Vi和中线之间的通断。在+Vi和-Vi的后端分别串接一个二极管,用于BOOST电路的整流,经过二极管的整流后即可得到以交流输入中线作为参考基准且经过升压的正负双极性稳压电源。
(三)有益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三相输入双极性输出BOOST升压电路,输入功率因数高、转换效率高,输出电压稳定;由于输出电压为闭环控制,输出电压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相输入双极性输出BOOST升压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三相输入双极性输出BOOST升压电路包括电感L1、电感L2、电感L3、三相整流桥、二极管D7、二极管D8、电容C1、电容C2、MOS管Q1、MOS管Q2;电感L1、电感L2、电感L3的一端分别连接三相交流输入端AC-U、AC-V、AC-W,另一端分别连接三相整流桥的三个整流输入端,三相整流桥的输出端分别为交流电源正半周+Vi和负半周-Vi,参考基准为交流电源中线AC-N,在正半周+Vi和交流电源中线AC-N之间、负半周-Vi和交流电源中线AC-N之间分别放置N沟道型MOS管,正半周+Vi和负半周-Vi的输出端分别串接二极管D7、二极管D8的一端,二极管D7、二极管D8的另一端分别为输出端+Vo和输出端-Vo,输出端+Vo和交流电源中线AC-N之间、输出端-Vo和交流电源中线AC-N之间分别放置电容C1、电容C2,用于降低输出电压的纹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未经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08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间接水盘及分段式蒸发器
- 下一篇:一种防潮抗渗透的环氧地坪砂浆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