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抗菌混合液及纳米抗菌滤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98805.0 | 申请日: | 202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5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许贝;朱蕾;王学明;陈玲;叶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埃(南京)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7/44 | 分类号: | A01N47/44;A01N57/34;A01N43/16;A01P1/00;A01P3/00;D01F4/00;D01F6/90;D01F1/10;B01D39/0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许轲;徐冬涛 |
地址: | 2111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抗菌 混合液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纳米抗菌混合液,其特征在于,该纳米抗菌混合液的组分包括双胍、季膦盐、壳聚糖中的一种或几种,PA6、明胶、PET中的一种或几种以及三氟乙酸、乙酸、甲酸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构成如下:
双胍、季膦盐、壳聚糖 0.3-1.2%;
PA6、明胶、PET 8-15%;
三氟乙酸、乙酸、甲酸 余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抗菌混合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抗菌混合液的组分包括甲酸、双胍和明胶,其中各组分重量百分比:双胍为0.3-0.5%,明胶为11-13%,甲酸为余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抗菌混合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抗菌混合液的组分包括甲酸、乙酸、PA6、季膦盐,其中各组分重量百分比:PA6为9-11%,季膦盐为0.3-0.5%,甲酸和乙酸为余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抗菌混合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抗菌混合液的组分包括甲酸、乙酸、PA6、双胍,其中各组分重量百分比:PA6为9-11%,双胍为0.3-0.5%,甲酸和乙酸为余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抗菌混合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抗菌混合液的组分包括三氟乙酸、乙酸、PA6、壳聚糖,其中各组分重量百分比:PA6为9-11%,壳聚糖为0.3-0.5%,三氟乙酸和乙酸为余量。
6.一种纳米抗菌滤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三氟乙酸、乙酸、甲酸中的一种或几种倒入反应釜内搅拌,再加入双胍、季膦盐、壳聚糖中的一种或几种以及PA6、明胶、PET中的一种或几种,接着加热制作纺丝液;
步骤二:搅拌完成后将纺丝液过滤后倒入纺丝盒内,且通过串联供液管将纺丝盒与纺丝头连接;
步骤三:开启气阀给纺丝盒供气,气体压缩纺丝液经纺丝头流出;
步骤四:开启高压电源,流出的纺丝液在强电场下生成纳米纤维随即被吸附至无纺布表面;
步骤五:携带纳米纤维滤料的无纺布在转轴的作用下进入烘干机;
步骤六:烘干后在转轴带动下经过热轧轴,在热轧轴作用下增强附着力;
步骤七:热轧成型后收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纳米抗菌滤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加热至60±5℃后持续搅拌约1小时,然后关闭加热系统,再继续搅拌12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纳米抗菌滤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各组分的选择及配比按照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进行配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纳米抗菌滤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采用50-60KV高压电源。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的的纳米抗菌滤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抗菌滤料包括无纺布及纳米纤维层;所述纳米纤维层由静电纺丝工艺产生静电吸附于无纺布表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埃(南京)纳米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美埃(南京)纳米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880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