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模型的自适应显示方法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98429.5 | 申请日: | 202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0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任子健;乔立彪;刘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G06T17/00;G06T1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刘醒晗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模型 自适应 显示 方法 设备 | ||
本申请涉及三维重建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三维模型的自适应显示方法及设备,利用人眼对远处物体的细节关注度较低的特性,根据视点与模型的距离进行分等级的显示。具体的,根据待重建的目标三维模型到当前视点的目标距离,确定目标三维模型的目标等级以及目标等级对应的目标数据量,在目标数据量大于当前网速支持的可下载数据量时,调整目标等级以减少目标三维模型的数据量,这样,保证当前网络的传输能力满足目标三维模型的数据传输需求,降低网络带宽压力,提高数据的下载速度,减少视频卡顿的现象;并且,由于目标等级是基于目标三维模型到当前视点的距离确定的,可以保证显示的目标三维模型满足人眼视觉需求,不会引起视觉模糊。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三维重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维模型的自适应显示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三维重建技术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领域和显示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三维重建是指根据单视图或者多视图的图像重建三维模型的过程。三维重建分为静态三维重建和动态三维重建。
对于一些静态场景、物体,采用静态三维重建方法获得场景和物体的三维重建数据,通过三维重建数据渲染三维模型并显示。对于一些动态的物体(比如:人体),采用动态三维重建方法建立一系列的三维模型,并将这些三维模型按顺序渲染显示,从而得到不同时刻三维模型的动作状态。
远程三维通信系统是动态三维重建的一个重要应用场景,对端设备将采集重建后的三维模型的数据通过网络传输给本端设备,由本端设备对三维模型进行渲染显示,使多个三维模型位于同一场景中以达到身临其境的社交体验。然而,由于三维重建数据是动态生成的,每一帧的三维重建数据都不同,这样,本端设备需要同时接收多路三维重建数据,因数据量较大的,往往需要几百兆的网络带宽,导致一般的家用网络(甚至专线网络)无法满足动态三维重建的带宽要求,造成视频卡顿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三维模型的自适应显示方法及设备,用以减少三维模型的传输数据量以降低网络带宽压力,进而提高显示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三维模型的自适应显示方法,包括:
获取待重建的目标三维模型到当前视点的目标距离;
根据模型等级与距离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距离对应的所述目标三维模型的目标等级;
根据模型等级与模型数据量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等级对应的目标数据量;
若所述目标数据量大于当前可下载数据量,则调整所述目标等级,所述当前可下载数据量是根据当前下载网速和当前下载帧率确定的;
根据所述目标等级下载所述目标三维模型的数据,并根据下载后的数据渲染显示所述目标三维模型。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显示器以及至少一个外部通信接口,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所述显示器以及所述外部通信接口通过总线连接;
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待重建的目标三维模型到当前视点的目标距离;
根据模型等级与距离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距离对应的所述目标三维模型的目标等级;
根据模型等级与模型数据量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等级对应的目标数据量;
若所述目标数据量大于当前可下载数据量,则调整所述目标等级,所述当前可下载数据量是根据当前下载网速和当前下载帧率确定的;
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外部通信接口,根据所述目标等级下载所述目标三维模型的数据,并根据下载的数据渲染所述目标三维模型,由所述显示器显示渲染后的目标三维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84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大数据的翻译课堂云平台管理系统
- 下一篇:井道式施工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