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97579.4 | 申请日: | 202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55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杨书廷;贾伟晓;郑延辉;张芬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电池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省动力电池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48;H01M4/62;H01M10/0525;C01G31/00;C01B32/05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挺立众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92 | 代理人: | 林海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新***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负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碳源分散液中加入锡盐、钒盐,水浴条件下混匀;干燥成固体粉末;其中钒、锡摩尔比为钒:锡=1:9‑9:1,碳源加入量为:每摩尔钒加碳源100g;步骤二,所得固体粉末在非氧化性气体保护下550‑700℃热处理2‑4小时,得到碳包覆钒锡氧化物;步骤三,将所得碳包覆钒锡氧化物与碳材料混合得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中碳包覆钒锡氧化物占所得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总质量的5‑10%。本发明还提供了所制备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所制备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将锡和钒氧化物的联合使用,提高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容量、首次充放电效率和循环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3C数码产品、储能、通信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迅速发展,人们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要求越来越严苛。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对电池的性能影响较大,石墨负极和硅电极因为自身的缺陷使其使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且其容量和循环性能都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高容量的循环性能好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碳源分散液中加入锡盐、钒盐,水浴条件下混匀;干燥成固体粉末;其中,钒、锡摩尔比为钒:锡=1:9-9:1,碳源的加入量为:每摩尔钒加碳源100g;
步骤二,所得固体粉末在非氧化性气体保护下,550-700℃热处理2-4小时,得到碳包覆钒锡氧化物;在所述碳包覆钒锡氧化物中,钒氧化物为层状结晶,锡氧化物为棒状结晶,棒状结构的锡氧化物穿插在钒氧化物的各层状结构之间;
步骤三,将所得碳包覆钒锡氧化物与碳材料混匀得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中碳包覆钒锡氧化物占所得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总质量的5-10%。
优选地,所述碳源为葡萄糖、蔗糖、淀粉和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锡盐为二氯亚锡、四氯化锡、硝酸亚锡或硫酸亚锡,步骤一中锡盐的浓度为0.04-0.9mol/L。
优选地,所述钒盐为偏钒酸铵或草酸氧钒,步骤一中钒盐的浓度为0.04-0.36mol/L。
优选地,所述非氧化性气体为氮气和氩气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步骤三中所述碳材料为人造石墨、天然石墨、中间相碳微球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步骤一中的干燥为喷雾干燥,所述喷雾干燥进气口温度为150-200℃,出料口温度为60-80℃。
优选地,所述步骤一中的水浴温度为60-8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方法所制备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电池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省动力电池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电池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省动力电池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75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