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水损的再生骨料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97400.5 | 申请日: | 202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886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徐雄;陈国夫;冷真;陈瑞骐;屠艳平;陈旭勇;吴巧云;程书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6/26 | 分类号: | C04B26/26;C04B24/28;C04B18/16;C04B111/27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崔友明;闭钊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水损 再生 骨料 沥青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抗水损的再生骨料沥青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三乙烯四胺与回收的废弃PET制品混合进行胺解,所得混合物经水洗、烘干、破碎处理,得到粒径不超过0.3mm的改性PET;
(b)将改性PET与熔融沥青混合,得到PET改性沥青,其中改性PET的加入量相当于沥青质量的1%-3%;
(c)将再生粗骨料、天然细骨料置于160-170℃下干燥,然后与熔融的PET改性沥青、矿粉于150-160℃下拌和,得到抗水损的再生骨料沥青混凝土;所述再生粗骨料具体为废弃混凝土破碎而成的连续级配粗集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选用的沥青为70#基质沥青,将其加热至150-160℃熔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再生粗骨料、天然细骨料、天然矿粉的加入量分别相当于PET改性沥青质量的7-8倍、9-10倍、0.5-1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所述再生粗骨料的粒径为4.75mm-16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所述天然细骨料具体为石灰岩碎石破碎而成的连续级配细集料,其粒径为0.075mm-4.75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所述天然矿粉具体为石灰岩碎石经破碎、研磨、筛分得到的矿粉,其粒径不超过0.075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干燥时间为至少2h。
8.一种抗水损的再生骨料沥青混凝土,其特征在于:该再生骨料沥青混凝土按照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种方法制备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工程大学,未经武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740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