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容器金属化薄膜加厚镀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97281.3 | 申请日: | 202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69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同林;汪秀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市超越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13/00 | 分类号: | H01G13/00;H01G4/33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曹雪娇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铜陵市狮子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器 金属化 薄膜 加厚 镀膜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电容器金属化薄膜加厚镀膜装置,包括箱体、预热机构、以及至少两组的蒸发机构;所述预热机构包括第一加热单元、第二加热单元、连接单元以及安装板,所述第一加热单元、第二加热单元均滑动设置在安装板上,所述连接单元设置在第一加热单元、第二加热单元之间传递动能;所述第一加热单元、第二加热单元往复运动均匀加热金属化薄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金属化薄膜进行预热处理时,通过不断往复运动地第一加热单元、第二加热单元将原有的固定式加热改变为移动式加热,能使得金属化薄膜的表面受热均匀,能防止单一的位置出现温度过高的现象,能够有效的方便后期进行镀膜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镀膜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容器金属化薄膜加厚镀膜装置。
背景技术
薄膜电容器是一种性能优越的电容器,其具有如下主要特性:无极性,绝缘阻抗很高,频率特性优异(频率响应宽广),介质损失很小,并体积小容量大。薄膜电容器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二种:一种结构形式是以金属箔当电极,将金属箔和塑料薄膜层叠后卷绕在一起而制成;另一种结构形式是采用金属化薄膜来制作,金属化薄膜是由塑料薄膜上真空蒸镀上一层很薄的金属构成,该层金属被用来作为电极,即相当于传统薄膜电容器的金属箔;采用金属化薄膜来制作薄膜电器,可以省去电极箔的厚度,进一步缩小电容器单位容量的体积,所以该种方式较容易制成体积小、容量大的电容器。
在金属化薄膜的制作过程中需要使用到镀膜装置进行镀膜处理,在进行镀膜时,如果金属化薄膜直接进行镀膜处理的话,金属化薄膜表面的温度较低,镀膜稳定性差,需要进行预热处理,但是现有的预热机构在对于金属化薄膜进行预热时,由于自身的灵活性较差,只能对于金属化薄膜的单一位置进行加热,不能使得热量充分的与金属化薄膜接触,容易造成金属化薄膜的出现受热不均匀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电容器金属化薄膜加厚镀膜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电容器金属化薄膜加厚镀膜装置,包括箱体、预热机构、以及至少两组的蒸发机构,所述预热机构对于金属化薄膜加热,所述蒸发机构与箱体连接,且对于金属化薄膜镀膜;
所述预热机构包括第一加热单元、第二加热单元、连接单元以及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通过螺栓与箱体连接,所述第一加热单元、第二加热单元均滑动设置在安装板上,所述第一加热单元、第二加热单元结构相同,所述连接单元设置在第一加热单元、第二加热单元之间传递动能,使得第一加热单元始终与第二加热单元运动方向相反;
所述第一加热单元移动,通过连接单元驱动第二加热单元呈相反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加热单元、第二加热单元往复运动均匀加热金属化薄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包括加热件、反射罩、移动板以及滑轨,所述滑轨固定设置在移动板上,所述移动板通过滑轨与安装板滑动连接,所述反射罩、加热件均固定设置在移动板上,且加热件始终设置在反射罩的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连接单元包括第一齿条、第二齿条以及齿轮,所述第一齿条与第一加热单元连接,所述第二齿条与第二加热单元连接,所述齿轮转动设置在安装板上,所述第一齿条、第二齿条与齿轮啮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移动板上设置有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包括固定框、驱动齿条以及驱动齿轮,所述固定框与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齿条固定设置在固定框内,所述驱动齿轮与驱动齿条啮合,且驱动齿轮与减速电机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固定框上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螺杆、安装套管以及拨动件,所述拨动件与螺杆连接,所述螺杆贯穿固定框,且与固定框螺纹配合,所述安装套管固定设置在螺杆上;
所述螺杆与固定框螺纹配合,使得安装套管在固定框内移动,调节固定框活动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市超越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铜陵市超越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72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