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冷机房能效计算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94631.0 | 申请日: | 2021-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6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罗亮;邱艺德;李元阳;高兵;易昕;韦嘉伟;胡炯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美控智慧建筑有限公司;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7/10;F24F11/47;F24F11/63;F24F140/20;F24F140/50;G06F119/06;G06F11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舒淼 |
地址: | 200080 上海市虹口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 机房 能效 计算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1.一种制冷机房能效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计算供冷区域的逐时冷负荷;所述供冷区域的逐时冷负荷表征制冷机房在各个时间段的制冷量;
确定所述制冷机房的冷水机组逐时功耗、水泵逐时功耗和冷却塔逐时功耗;
基于所述逐时冷负荷、所述冷水机组逐时功耗、所述水泵逐时功耗和所述冷却塔逐时功耗计算所述制冷机房的水系统能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供冷区域的逐时冷负荷的步骤,包括:
在平面图上建立供冷区域的第一负荷模型;
在所述第一负荷模型上定义所述供冷区域的各个房间区域及设备的特性参数;
基于所述第一负荷模型确定所述制冷机房的各个所述房间区域的逐时冷负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供冷区域的逐时冷负荷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供冷区域的设计参数,基于所述设计参数建立制冷机房的第二负荷模型;
基于所述第二负荷模型确定所述供冷区域的逐时冷负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制冷机房的冷水机组逐时功耗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制冷机房的逐时机组负荷、逐时机组负荷率、冷冻水出水温度和冷却水进水温度;
基于所述冷冻水出水温度、所述冷却水进水温度和所述逐时机组负荷率确定所述制冷机房的冷水机组逐时能效;
基于所述冷水机组逐时能效和所述逐时机组负荷确定冷水机组逐时功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水出水温度为固定值;基于所述冷冻水出水温度、所述冷却水进水温度和所述逐时机组负荷率确定所述制冷机房的冷水机组逐时能效的步骤,包括:
通过下述算式计算所述制冷机房的冷水机组逐时能效:
其中,COP为所述制冷机房的冷水机组逐时能效,a1-a10为拟合系数,tqi为所述冷却水进水温度,η为所述逐时机组负荷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水出水温度为变化值;基于所述冷冻水出水温度、所述冷却水进水温度和所述逐时机组负荷率确定所述制冷机房的冷水机组逐时能效的步骤,包括:
通过下述算式计算所述制冷机房的冷水机组逐时能效:
COP=b1×tdo3+b2×tqi3+b3×η3+b4×tdo2×tqi+b5×tdo2×η+b6×tqi2×tdo+b7×tqi2×η+b8×η2×tdo+b9×η2×tqi+b10×tdo+b11×tqi+b12×η+b13×tdo×tqi×η+b14;
其中,COP为所述制冷机房的冷水机组逐时能效,b1-b14为拟合系数,tdo为所述冷冻水出水温度,tqi为所述冷却水进水温度,η为所述逐时机组负荷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美控智慧建筑有限公司;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美控智慧建筑有限公司;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463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