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物联数据的处理方法及其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94569.5 | 申请日: | 2021-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9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 发明(设计)人: | 沈伟东;苗青;杨昆;赵瑾瑾;曹良华;周洁;黄婉涛;张小勇;宋景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6/22 | 分类号: | G06F16/22;G06F16/2455 |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吴怡雯 | 
| 地址: | 20001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数据 处理 方法 及其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物联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客户端的调用请求,根据调用请求确定客户端的协议类别;根据客户端的协议类别调用对应的通讯协议引擎,以与客户端建立连接通道;通过该连接通道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包,对数据包进行脚本化处理,并存储于数据库。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各个客户端连接和数据读取困难的问题,能够避免逐个编写代码的开发模式,节约人力物力,加快数据处理速度,提升数据处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智能物联数据的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物联网连接“万物”,即需要将各种设备通过通讯协议连接到平台端,并读取这些设备所上报的数据,但是由于物联网领域的各种设备品类繁多,不同类型、厂家、型号的设备所采用的通讯协议、数据格式不尽相同,为实现每一种设备连接到平台端都需要通过编写相应的代码实现设备接入和数据处理,这种传统定制开发模式效率低下,耗费开发资源与时间,给项目实施与运营维护带来了沉重的进度压力与成本负担,也让平台端的扩展性受到严重制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智能物联数据的处理方法及其系统,解决了各个客户端连接和数据读取困难的问题,能够避免逐个编写代码的开发模式,节约人力物力,加快数据处理速度,提升数据处理效率。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物联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客户端的调用请求,根据调用请求确定客户端的协议类别;
根据客户端的协议类别调用对应的通讯协议引擎,以与客户端建立连接通道;
通过该连接通道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包,对数据包进行脚本化处理,并存储于数据库。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智能物联数据的处理方法,通过预先对应多种协议类别设置若干通讯协议引擎,进而在获取客户端的调用请求后,可直接根据客户端的协议类别调用对应的通讯协议引擎,只需修改参数即可,不需要针对该客户端定制代码,解决了各个客户端连接和数据读取困难的问题,能够避免逐个编写代码的开发模式,节约人力物力,加快数据处理速度,提升数据处理效率。
本发明智能物联数据的处理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获取客户端的调用请求前,还包括:
对应若干种协议类别分别建立通讯协议引擎。
本发明智能物联数据的处理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协议类别包括Socket、FTP/File、Database、HTTP/REST、MQTT、CoAP、DDS、AMQP、XMPP和JMS。
本发明智能物联数据的处理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对数据包进行脚本化处理,还包括:
根据分隔符拆分数据包,以形成若干数组,将若干数组处理后存储于数据库。
本发明智能物联数据的处理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存储数组时,还包括:
将数组保存在数据库中对应的字段名下。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智能物联数据的处理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以获取客户端的调用请求并确定客户端的协议类别;
通讯模块,以根据客户端的协议类别调用对应的通讯协议引擎,从而与客户端建立连接通道;
处理模块,以通过连接通道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包并对数据包进行脚本化处理;以及
存储模块,以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于数据库。
本发明智能物联数据的处理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通讯协议引擎对应协议类别预先设置有若干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45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密封装置
 - 下一篇:一种SBS改性沥青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