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商品智能评价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93629.1 | 申请日: | 2021-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7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赵红梅;刘树奇;李悦辰;缪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万向区块链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2 | 分类号: | G06Q30/02;G06Q30/06;G06Q30/00;G06K17/00;G06Q10/00;H04W4/80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0008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区块 技术 商品 智能 评价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商品智能评价的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S1:通过NFC或蓝牙与二维码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识别唯一用户的信息,基于唯一用户的信息识别进行商品评价或维修记录申请;步骤S2:将商品评价信息和维修信息进行区块链上链存证;步骤S3:通过区块链进行商品信息查验。本发明通过用户主观评价和产品维修的客观情况两份面构成总体商品评价,评价结果主客观相结合,参考价值比较高;且为生产企业提供了收集其生产的商品质量的反馈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商务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商品智能评价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顾客通过网上商城购买商品后,必须通过登录网上商城,进入我的页面-全部订单页面找到对应购买的商品,然后根据自己在消费商品过程中的感受进行线上评价,此种操作非常的不便利,需要通过几步才能完成对商品的评价。顾客一般很难对所购买的商品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导致顾客不能反应自己诉求,因此顾客可能选择不再购买此种商品。
目前的用户获取商品信息的方式主要是登录相关售卖该商品的电商网站,很多电商会使用不正规的刷单等虚假评价行为进行商品真实信息的干扰。当前消费者购买电器等大件类产品只会基于当前购买平台的评价,看不到维修记录,还有一些刷单的虚假评价,导致消费者根本无法得知该商品的质量与品质。
本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智能评价的方法,使用者通过NFC或蓝牙与二维码技术相结合的方式,首先进行唯一用户的信息识别然后在进行评价,或者维修记录的申请等行为,然后相关信息记录在区块链平台为后来消费者提供产品相关的真实信息。该方法避免商家操控虚假刷单与评价,以确保消费者在购买时得到真实有用的信息。
专利文献CN109064284A(申请号:CN201810866004.6)公开了一种商品评价方法和商品评价系统,其中,商品评价方法包括:获取终端对商品的预设标识码的扫描指令;根据扫描指令,发送预设标识码对应的商品评价列表至终端,以使终端显示商品评价列表;接收终端根据商品评价列表发送的商品评价信息。这种通过终端商品对预设标识码扫描进行商品评价的方式,其虽解决了在电商平台登录进行商品评价的方式,但其不能确定商品扫描标识被他人多次扫描进行虚假评价,干扰商品的有效信息。
专利文献CN110766502A(申请号:CN201810847472.9)公开了一种商品评价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面部图像;基于面部图像确定对应的用户表情向量组;基于用户表情向量组输出对应的商品评价。但该方法依然不能解决销售者进行刷单虚假评价以至于混淆消费者对于想购买产品的正确判断的问题。
专利文献CN108665353A(申请号:CN201810444562.3)公开了一种线上商品评价展示方法、评价方法及装置。该线上商品评价展示方法包括通过获取进入评价页面的第一用户的身份信息;所述身份信息包括:出生地的地名信息和消费特征信息;确定所述评价页面中与所述第一用户的身份信息匹配的所有第二用户的评价结果;调取并将所有所述评价结果展示在所述评价页面中。但该方法没有获取商品维修信息,评价结果只有用户的主观评价,并不客观,并且该方法依然不能解决销售者进行刷单虚假评价以至于混淆消费者对于想购买产品的正确判断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商品智能评价的方法及系统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商品智能评价的方法,包括:
步骤S1:通过NFC或蓝牙与二维码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识别唯一用户的信息,基于唯一用户的信息识别进行商品评价或维修记录申请;
步骤S2:将商品评价信息和维修信息进行区块链上链存证;
步骤S3:通过区块链进行商品信息查验。
优选地,所述步骤S1采用:
步骤S1.1:在产品中植入相关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万向区块链股份公司,未经上海万向区块链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36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