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液压驱动的无载电梯超载开关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93530.1 | 申请日: | 2021-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2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孙学礼;刘英杰;武星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特种机电设备检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B66B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徐丽娜 |
地址: | 51018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液压 驱动 电梯 超载 开关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液压驱动的无载电梯超载开关检测装置,包括:作用板,作用板包括支撑板和受力板,超载开关设置于支撑板和受力板之间,超载开关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和受力板相接触;液压夹紧机构,液压夹紧机构能够使受力板向支撑板移动;压力传感器,液压夹紧机构与受力板之间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液压夹紧机构对受力板施加的力,本发明解决电梯超载开关检验需搬运砝码、费时费力的问题;超载开关测试仪利用丝杆连接,保证支撑力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减轻了设备的重量;测试时,操作人员位于井道外,通过操作手动泵和信号采集电路获取施压力值,使得工作人员操作更加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液压驱动的无载电梯超载开关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超载保护是电梯的一项重要安全保障。电梯生产厂家根据电梯的额定载重量设计相应的变频器、曳引机、轿厢和对重等。当实际载重超过额定载荷时,会增大电梯故障甚至事故的发生概率,轻则可能出现电梯平层精度差、各部件损坏速度加快、轿厢变形等;重则可能出现电梯下行速度加快、安全钳制停失效而导致电梯坠落,造成机毁人亡的严重后果。
电梯重新装修或加装空调后属改造,需对超载开关重新调整。现行的超载开关验证法为有载验证,过程需搬运砝码,费时费力,尤其在电梯年检时,超载装置的有效性很难得到验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液压驱动的无载电梯超载开关检测装置,提高了超载开关的验证效率以及超载开关的验证准确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液压驱动的无载电梯超载开关检测装置,包括:作用板,所述作用板包括支撑板和受力板,超载开关设置于所述支撑板和所述受力板之间,所述超载开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板和所述受力板相接触;液压夹紧机构,所述液压夹紧机构能够使所述受力板向所述支撑板移动;压力传感器,所述液压夹紧机构与所述受力板之间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液压夹紧机构对所述受力板施加的力。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夹紧机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液压夹紧机构沿所述作用板的周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夹紧机构包括:驱动装置、动夹块组件、定夹块组件和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定夹块组件连接,所述动夹块组件与所述导向杆滑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动夹块组件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动夹块组件在所述导向杆上滑动;所述液压夹紧机构通过所述动夹块组件和所述定夹块组件夹持所述作用板,所述定夹块组件上设有第一接触板,所述第一接触板与所述支撑板的一个表面相接触,所述动夹块组件位于所述受力板的远离所述支撑板的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夹紧机构还包括底座,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导向杆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导向杆互相平行设置;所述导向杆的数量为2个。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为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固定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动夹块组件连接;所述连接件为螺母;还包括手动泵,所述手动泵与所述液压缸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动夹块组件包括滑动部与夹持部,所述滑动部与所述导向杆滑动连接,所述夹持部与所述滑动部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夹持部的朝向所述定夹块组件的一侧面,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二接触板,所述第一接触板与所述第二接触板相平行;滑动部包括两个滑块,两个滑块分别与两个所述导向杆滑动连接,所述夹持部设于两个所述滑块之间,且所述夹持部与两个所述滑块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部内设有直线轴承,所述滑动部通过直线轴承与所述导向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为电梯轿厢底盘,所述受力板为电梯轿厢架固定底盘;所述电梯轿厢底盘位于所述电梯轿厢架固定底盘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为绳头支撑板,所述受力板为绳头拉板;所述绳头拉板位于所述绳头支撑板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特种机电设备检测研究院,未经广州特种机电设备检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35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