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传统房屋木檩的减震加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93512.3 | 申请日: | 2021-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8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宝魁;范凌;林智;王成;柴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H9/02 |
代理公司: | 南昌青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3 | 代理人: | 范文菊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传统 房屋 减震 加固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抗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传统房屋木檩的减震加固装置,包括呈方形的钢垫片,所述钢垫片的中部设有用于放置木檩的钢圈;所述钢垫片由左限位件和右限位件焊接组合而成,所述左限位件的右端中部和右限位件的左端中部设有呈半圆形的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对接组合成圆孔,所述圆孔的两侧内壁上设有阻尼限位器,所述钢圈的外壁与所述阻尼限位器相连。本发明能够限制木檩条的过大位移,通过减震限位装置的内部形变、限位装置的挤压变形作用来消耗地震输入的能量,减小木檩的损伤程度,并且地震过后随着减震限位装置的恢复作用,装置能复位到原来的形态继续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抗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传统房屋木檩的减震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房屋木檩在房屋抗震与固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传统小式木结构房屋,普遍存在结构老旧、木构件格质老化、槽朽、开裂、有节疤或下垂较大等问题。也有些结构简陋、构件细小,不符合设计要求。由于上述结构缺陷的存在,往往引起凛条折断、房屋塌顶,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为了保证房屋的使用安全,可通过加固适当提高木檩承载能力,以弥补上述结构缺陷。加固方法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补强加固,通过加固恢复结构的承载力,保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安全使用;另一类是临时性措施,加固后的结构不具有结构应有的承载力,只是防止房屋突然倒塌,加固后还须经常观察,出现问题后及时补救。s我国目前在建和已建房屋数目已经十分可观,随着房屋的建设量越来越多,房屋木檩的防护和加固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我国有多个地区处于地震多发地带,地震对房屋木檩防落梁造成的破坏,对经济造成的损失都是巨大的,仅靠木檩提供有限的纵向刚度,在地震作用下木檩易发生滑移甚至脱落,墙体极易发生外闪,但传统抗震加固方法存在施工复杂,工期长,加固费用高等问题。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适用于传统房屋木檩的减震加固装置,在地震来临时,既能在多个方向限制上部木檩的位移,又能有效地缓冲耗能,限制梁体大幅度位移的同时减少挡块自身受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传统房屋木檩的减震加固装置,在地震来临时,既能在多个方向限制上部木檩的位移,又能有效地缓冲耗能,限制梁体大幅度位移的同时减少挡块自身受损。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传统房屋木檩的减震加固装置,包括呈方形的钢垫片,所述钢垫片的中部设有用于放置木檩的钢圈;所述钢垫片由左限位件和右限位件焊接组合而成,所述左限位件的右端中部和右限位件的左端中部设有呈半圆形的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对接组合成圆孔,所述圆孔的两侧内壁上设有阻尼限位器,所述钢圈的外壁与所述阻尼限位器相连。
所述阻尼限位器包括阻尼器主体、抗拉压挡块、固定钢板和阻尼侧板,所述阻尼器主体呈方形结构固定于所述钢圈两侧外壁上,所述抗拉压挡块呈方形结构固定于阻尼器主体的上表面和下表棉上;所述固定钢板由纵向板和两块平行设置的横向板组成,所述纵向板的外壁通过弹簧与所述圆孔的内壁固定连接,两块所述横向板的内端与所述纵向板的内壁相连,所述抗拉压挡块与所述横向板的内壁顶紧接触;两块所述阻尼侧板呈“L”形结构,其上端与所述圆孔的内壁相连,其下端与所述横向板的外壁之间顶紧接触,且所述阻尼侧板的下端外壁与所述纵向板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固定钢板的长度大于两块所述抗拉压挡块的尾端间距。
所述钢圈的外壁顶部与底部连接有两根组成“V”形结构的转动杆,两根所述转动杆的内端与固定于所述钢圈外壁上的转动铰支座铰接,两者的外端内壁之间连接有若干碳素弹簧,两者的外端前壁上通过销轴铰接有碰撞圆筒,所述碰撞圆筒的外壁上设有钢齿,所述圆孔的内壁顶部与底部设有与所述钢齿匹配啮合的波形钢锯齿。
所述碰撞圆筒包括外筒、连接块和内筒,所述内筒设置于所述外筒内部,且两者同轴,所述外筒和内筒之间等角度安装有四个连接块,所述内筒与固定于所述转动杆外端前壁上的销轴铰接。
所述钢圈的内壁上设有橡胶圆环,所述橡胶圆环的外径与所述钢圈的内径相等,其内圈套装于所述木檩的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35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