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血清铜离子的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92902.9 | 申请日: | 2021-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0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樊东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安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任美玲 |
地址: | 101399 北京市顺义区北务镇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血清 离子 试剂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医学检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检测血清铜离子的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该试剂盒包括R1试剂、R2试剂和校准品;R1试剂包括:解离剂、还原剂、表面活性剂、防腐剂、缓冲剂和水;R2试剂包括:显色剂、防腐剂和水;解离剂为盐酸胍,还原剂为抗坏血酸和亚硫酸钠,表面活性剂为吐温系列和异十三醇聚乙二醇醚。本发明试剂盒具有可显著提升试剂的精密度、改善脂浊样本测值干扰以及稳定性更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检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检测血清铜离子的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铜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须的金属微量元素,是机体内蛋白质和酶的重要组成部分。铜元素参与体内的多种代谢,对于血液、中枢系统和免疫系统,头发、皮肤和骨骼组织以及脑组织和肝、心等内脏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作用,铜代谢障碍将引起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异常。血清铜在多种疾病的诊治过程中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人体中微量元素与疾病的相关性一直是中外学者的关注热点,血清铜作为铜代谢异常引发的疾病的生物标志物。人体内铜元素浓度测定对疾病的前期确诊、后期疗效观察有重要意义。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WD),是一种伴随原发性铜代谢障碍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血清铜含量是该病的重要诊断指标之一,同时用于疗效的监测。
血清铜的测定方法有原子吸收法、电化学法、比色法等。原子吸收法与电化学法虽样品用量少,分析时间短,但因需要专门的测试仪器,且价格昂贵,应用范围有限,目前在临床实验室广泛使用的是比色法。临床血清铜比色法测定原理:在酸性条件与解离剂作用下Cu2+与蛋白解离,还原剂(例如脱氧胆酸钠、抗坏血酸、亚硫酸钠等)将Cu2+还原成Cu+,再一种能与亚铜离子络合的色原去络合亚铜离子,然后进行比色测定。其中常用的色原有DiBr-PAESA系列。
根据血清铜离子检测原理,在检测过程中样本的不同状态以及其组分中干扰物的存在容易使检测结果受影响,引起测值偏差,试剂的精密度表现较差。且常常试剂的稳定性也表现不好,使检测结果受影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血清铜离子的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PAESA显色剂法)。该试剂盒与常规的试剂盒相比,精密度和抗干扰能力得到显著改善,且稳定性表现更好,有利于试剂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血清铜离子的试剂盒,该试剂盒包括R1试剂、R2试剂和校准品;
R1试剂包括:解离剂、还原剂、表面活性剂、防腐剂、缓冲剂和水;
R2试剂包括:显色剂、防腐剂和水;
其中,解离剂为盐酸胍,还原剂为抗坏血酸和亚硫酸钠,表面活性剂为吐温系列和异十三醇聚乙二醇醚(GenapolX80)。
本发明R1试剂解离剂选用盐酸胍,酸性环境合适的pH与盐酸胍的作用下加快Cu2+离子解离,有益于测值精密度。R1试剂表面活性剂选择为GenapolX80(异十三醇聚乙二醇醚)、Tween20,双表面活性剂结合使用,提升试剂的抗干扰能力。R1试剂还原剂(抗氧化保护剂)选择抗坏血酸、亚硫酸钠,两者都具有还原性,相互作用对于提升还原效率,起抗氧化的作用,改善试剂的稳定性,有益于长期保存。
作为优选,R1试剂中各组分的浓度为:
优选地,R1试剂中各组分的浓度为:
作为优选,R2试剂中各组分的浓度为:
显色剂 0.05~1.0mmol/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安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安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29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