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滨海盐碱地棉花抗盐防涝凹凸栽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92683.4 | 申请日: | 2021-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5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艳军;董合忠;张冬梅;代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G22/50 | 分类号: | A01G22/50 |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韩百翠 |
| 地址: | 250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滨海 盐碱地 棉花 防涝 凹凸 栽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滨海盐碱地棉花抗盐防涝凹凸栽培法。该方法冬前起垄并在沟内灌水压盐,春季先盖膜保墒抑盐,达到一定地温后在沟畦膜上打孔播种成“凹”型种植;6月上旬揭地膜、平垄并培土到棉花基部,让沟成垄、垄成沟,变成“凸”型种植。该栽培方法简便实用,既减轻盐害有助于盐碱地出苗成苗,也适用于盐碱地作物的防涝排涝、抗倒伏,抗逆增产效果明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滨海盐碱地棉花抗盐防涝凹凸栽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以山东黄河三角洲为主的滨海盐碱地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棉生产基地。然而,滨海盐碱地地下水位高,一方面春季容易返盐,耕层土壤盐分升高而产生盐害,导致棉田缺苗断垄;另一方面棉田排水不畅,夏季雨后涝灾频发,涝渍胁迫不仅不利于棉株根系生长,迫使根系由有氧呼吸转变为无氧呼吸,破坏根系功能,而且使棉株倒伏,进而影响棉花产量及品质的形成。涝害与盐害的双重危害导致重度滨海盐碱地棉花产量低、品质差。
现有的盐碱地棉花栽培方法,大都是采用大水漫灌压盐方式,不仅需水量大,且压盐后至播种一段时间棉田裸露,耕层土壤又会返盐,降低压盐效果。也有起垄沟或沟畦覆膜种植的方法,但都是先播种后覆膜或者播种覆膜同时进行的,而且沟和垄一直保持到棉花收获,播种前的一段时间不能增温保墒抑盐,到7~8月雨季又不能有效地排水防涝,盐碱和涝渍常导致减产甚至绝产。可见,当前常规的盐碱地作物种植方法不能同时减轻盐害并缓解涝害。
本发明申请人一直致力于滨海盐碱地棉花抗盐防涝的研究,申请人之前的专利CN201210093410.6公开了一种低洼渍涝盐碱地棉花种植法。该方法是在播种前起大垄,在大垄两侧的斜坡中部各种植一行棉花,通过垄脊聚盐、垄沟排水,使大垄坡中部根区土壤保持较低的盐分含量、适宜的水分含量,实现既减轻棉花盐害,同时又避免涝害的目的。但是该方法在斜坡中部种植棉花,不方便实现机械化操作(机械覆膜、机械播种、机械施肥、棉花机械采收)等。
因此,开发一种既可减轻盐害又能缓解涝害,且方便棉花机械化操作的新的盐碱地作物种植新方法,促进盐碱地出苗成苗、并减轻作物涝渍胁迫损伤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滨海盐碱地棉花抗盐防涝凹凸栽培法。该方法冬前起垄并在沟内灌水压盐,春季先盖膜保墒抑盐,达到一定地温后在沟畦膜上打孔播种成“凹”型种植;6月上旬揭地膜、平垄并培土到棉花基部,让沟成垄、垄成沟,变成“凸”型种植。该栽培方法简便实用,既减轻盐害有助于盐碱地出苗成苗,也适用于盐碱地作物的防涝排涝、抗倒伏,抗逆增产效果明显。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滨海盐碱地棉花抗盐防涝凹凸栽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冬前起垄并灌水压盐
重度盐碱地(0~20cm土壤含盐量0.5%~1.0%),冬前深松整地并起垄,垄高25~30厘米、垄宽70~90厘米,两垄间距140~180厘米,垄间为沟畦,宽70~80厘米;沟中灌水100~200m3/亩(含盐量低的按低限灌水、含盐量高的按高限灌水)压盐,将沟畦耕层含盐量压至0.3%以下;
2)春季盖膜和播种
2月上旬至3月上旬将沟畦盖膜,膜宽80~100cm;4月20-30日,待5cm地温稳定通过15℃以上时,在地膜上打孔播种两行棉花,棉花行距40~50cm,形成“凹”型种植,利用沟中盐分低的特点,减少盐害,促进出苗和生长(图1A)。
3)夏季平垄培土
6月上旬,棉花抗盐能力增强后,揭掉沟中地膜,平垄并将土培到沟中两行棉花基部,让沟成平垄,垄成沟,形成“凸”型种植,便于进入雨季后排水防涝(图1B)。
与传统方法相比,本发明的凹凸栽培法具有以下优点:
1、“凹”型栽培,降低盐分,节约灌水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未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26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